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拆台唐太宗在线阅读 - 第413章:李恪离宫

第413章:李恪离宫

    “陛下,并非弃国,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云龙抱拳,一脸笑容:“只要最后能赢就行了,过程并不重要,陛下认为呢?”

    李恪闻言,脸上神色阴晴不定,沉吟片刻后咬牙道:“好!就按照云老所言去办!”

    蓦然间,他抬起头来,眼中闪过寒光。

    “程咬金,秦琼,还有房玄龄,既然你们都偏向李嚣,那朕就送你们一起去地府团聚!”

    ……

    翌日,朝堂之上。

    百官再次齐聚,商议国事。

    李恪目光扫视众臣一圈后,最后将目光落在秦琼的身上:“秦将军!”

    “臣在!”秦琼上前一步,抱拳道。

    “伤势如何?可曾好些?”

    “谢陛下关心,臣只不过受了些轻伤,已无大碍!”

    “那就好。”

    李恪笑着说道:“朕封你为护国大将军,三日后,率领我大唐精锐,连夜突袭蛮族大营。”

    “陛下,万万不可!”秦琼瞬间皱眉,焦急道。

    “有何不可?”

    李恪眉头紧皱,道:“敌军虽然有八万之多,但他们常年生活在北方草原,那里天气干燥,而如今突然来到长安附近,此地空气湿润,据朕得到的情报显示,昨日突厥军中便有小部分士兵因水土不服而患上了疾病。”

    “国师推测,三日后,突厥八万士兵,还能战斗的至少缩减一半以上。”

    顿了顿,李恪继续说道:“而且,还不止如此,朕会让国师携带神物助你,时机一到,国师便会引下天火,给突厥致命一击。”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说到这里,他面色一寒:“如此天赐良机,怎可错过?”

    “陛下!”

    秦琼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军虽还有两万余,可伤残过半,实际上能战斗的也仅仅只有一万余,而且就在昨夜,军中又无故消失了三千甲士,不知去向。”

    “即便突厥大军因水土不服染上恶疾,即便突厥所剩战力不到四万,也不是我军区区万人能对付得了的。”

    “朕说了!”

    李恪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有国师和神物相助,此战,即便七千对四万,也有八成机会取胜,还是说秦将军已经被突厥打怕了?不敢与之正面战斗了?”

    “陛下,什么天火,什么燃火粉,皆为妖言惑众,陛下切不可被妖人蒙蔽啊!”秦琼一脸焦急地说道。

    “秦琼,朕看是你在妖言惑众吧!”李恪冷声道,“那日祭天台之上,国师展示神物之威,文武百官与朕可都是亲眼所见,难道昨日房玄龄没告诉你吗?”

    “陛下宁愿相信一个入朝不过三年的方士,也不愿相信臣这个数十年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吗?”

    秦琼厉声道:“这些方士,平日里最擅使障眼法,愚弄百姓,陛下……”

    “放肆!”

    李恪一声怒喝,打断秦琼,继续说道:“朕意已决,无需再议!”

    “秦琼,朕且问你,你是接旨,还是抗旨?”

    闻言,秦琼一脸不甘。

    这道圣旨,他必须接下。

    如若抗旨,至少他的军权要被卸掉。

    而如今长安除了他与重伤的程咬金,再无第三个上将。

    到时候,依然有人要带兵出城。

    无论是谁接替他,他都不会放心。

    犹豫良久,秦琼最终还是抱拳说道:“臣……接旨!”

    “房玄龄!”李恪再喊。

    “臣在!”

    房玄龄上前一步,眼神中若有所思。

    李恪面无表情地说道:“秦将军的情绪不太稳定,朕命你为督军,随秦将军一同出征。”

    “有秦将军之勇,再加上房大人之智,朕才放心。”

    “臣,遵旨!”

    房玄龄目光深邃,没有过多犹豫便接下了命令。

    ……

    就这样,三日之后的凌晨,天还未亮,秦琼与房玄龄率领不到万人从北门而出。

    几乎是抱着必死的态度,毅然决然地朝突厥阵营冲了过去。

    在大军后方不远的马车中,则坐着瑟瑟发抖的李淳风。

    他看着旁边箱子里不到十斤的燃火粉,露出一副苦瓜脸。

    与此同时,谁也没发现,原本严禁出入的长安西门,却有无数百姓出城而去。

    看其数量,足有四五千之众。

    守门的侍卫同样也为此感到疑惑,但他们接到了上面的命令,不许过问,也就放任了这些百姓离开。

    殊不知,驶向城门的一辆马车中,乔装打扮的李恪,缓缓睁开眼睛……

    当日,便有阵阵喊杀声从渭水北岸一带传向四面八方。

    暗中各处的探子知道,这是大唐与突厥再度交手了,且战况相当惨烈。

    消息传回长安。

    太极殿中,文武百官因特殊时期,聚而不散。

    消息刚刚传来,百官便发出喝彩。

    “突厥怎么也想不到,我大唐会在这个时候用兵,想必此时颉利可汗脸上的表情应该极为精彩。”

    “他们更想不到,我大唐还有国师这般神仙人物,燃火粉现世之时,便是颉利身亡之际!”

    “不光颉利猜不到,想必后方赶来的越王也想不到吧?他肯定以为这一战长安败了,他好趁虚而入,届时国师用燃火粉引动天火,一定让他大吃一惊!”

    “估计会被吓傻吧!这等上界之神物,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突然出现在眼前,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啊!”

    “呵呵,这越王还是太年轻了,真以为招募几个新兵就能坐收渔翁之利?简直可笑!”

    “陛下刚刚继位,上界便赐下神物,可见陛下乃天佑之人,这大唐之君,只有陛下才可胜任,任何人妄图指染,只会引来天罚!”

    一群人侃侃而谈,兴致十足。

    却不料几个时辰过后,还未传来捷报。

    有些人已经开始不安。

    有的人却安慰自己说道:“此战双方参战人数庞大,非三五日能有结果。”

    直到傍晚,一道道消息接连传来。

    “诸位大人,不好了!”

    “突厥大军已越过渭河,直奔长安而来!”

    “不好了!突厥已经兵临城下,正在城外不到十里处搭建防御工事!他们……这是要准备攻城了!”

    百官瞬间大惊失色。

    “怎么会这样?秦将军呢?房大人呢?难道他们不战而逃?”

    “国师不是带着神物一起过去了吗?为何不见天火降世?”

    “突厥大军攻城,可城中守军不过数千残兵,如何能应对?”

    “快!快将此事禀奏陛下!”

    文武百官顿时乱作一团,人人面带焦急。

    他们想找李恪。

    可却不知,李恪早已带着几千人暗中弃城而逃了。

    不论他们如何启奏,宫中太监只回他们一句——陛下龙体欠安,已昏睡过去,让百官自行商讨应对之策。

    绝望!

    听到这话,百官开始还积极商讨,可最后发现,无论他们作何挣扎,也无济于事。

    整个大殿都被绝望的气氛笼罩着。

    魏征、杜如晦几个大臣相对来说还算冷静,马上就主持大局,先是安抚众人情绪,随后亲自去城墙上驻防。

    翌日清晨,突厥吹响了攻城的号角……月夜无声的大唐:开局拆台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