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49章 再起争端

第49章 再起争端

    看着马皇后无比后怕担忧的样子,朱元璋笑着拍了拍马皇后的肩膀。

    “放心吧。咱对自己儿子还是放心的,标儿和老四,兄弟情深,那可不是装出来的。老四是绝对不会造他大哥的反。”

    事实上,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是不会靖难的。朱标可以很好的处理兄弟间的事情,一众弟弟们对这个大哥也是心服口服。而且,朱标是嫡长子,代表着正统。从任何一方面,都没有理由去造反,姚广孝也劝不动朱棣。

    这便是朱元璋自信的由来。

    朱元璋始终认为,自己就这几年活头了,然后朱标继位。可是朱标也英年早逝,传位给朱允炆。然后朱棣造反,称帝。

    老朱想的很好,朱标确实英年早逝。只不过他想错了的是,自己太能活了。三个儿子都死了,他都还活着。

    当然,他也没想过重新启用李善长,至少现在没有。淮西势大,大到他朱元璋都有些忌惮,可很多时候,他又不得不依赖淮西人。比如带兵打仗,再比如为了太子朱标,他必须想着给朱标留有可用之人,无论文武,就怕真的出现无将可用的情况。

    朱元璋想松一口气,那些大臣们可不让老朱松口气。一时间,朱元璋的桌案上,弹劾李善长,徐达的奏折如雪花般飞来。

    朱元璋怒不可遏,却又发现自己无计可施。本以为,胡惟庸案,可以令那些官员们警醒。却不想,这也给了他们错误的信号,那就是皇上厌恶淮西人。

    朱元璋本就是淮西人,怎么可能会厌恶。而官员们不会想那么多,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踩死李善长。至于徐达,只是顺带的,皇上的铁杆,这得看皇上的心情。

    “近日朝上,朝官们,各部都上书,要从重处置李善长,标儿你觉得呢?”朱元璋和太子朱标走在花园的池塘旁,老朱还捡起石子儿打起了水镖。

    “儿臣认为,众臣工皆为国家肱骨之臣,儿臣还请父皇,从轻处置他们。”朱标哪能不明白老朱的心思,老朱这是明显的动了杀心,却又不是很坚决。

    朱元璋自己也知道,若是真杀了,这天下恐怕就没人敢说话了。

    而且,这些人就是奔着死谏去的,然后求得青史留名,老朱才不会成全他们。

    “你啊,还是太心软。仁慈不错,可也要有个度。这事就让你去办吧,至于这些人是去是留,你自行决定。”朱元璋两手一背,做起了甩手掌柜。

    很快,朝中传出旨意:兵部尚书唐铎官复原职,这道旨意在官员中,引起的震动不小。

    他们又要上柬,却发现坐在位置上处理政务是太子朱标。太子素以宽德仁厚待人,官员们只好作罢。

    这场闹剧看似结束了,刘伯温却很清楚,远没有那么简单。凭着他对朱元璋的了解,出了事,竟然所有人都相安无事,这是不合常理的。

    果然,朱元璋决定动刀子了。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张绅,弹劾户部尚书左青,应天府尹李伯昌,原礼部员外郎陈璟结党营私,惘视国法。”

    “户部尚书左青,应天府尹李伯昌,原礼部员外郎陈璟,私自集会,意图结党,乱议朝政。臣请皇上严查。”

    陈则武头上出现了三个问号:我特么…

    在心里骂完之后,陈则武低下头,眼珠子滴溜溜转。

    这张绅,洪武六年进士。那年的主考官是李善长,也就是说,张绅是李善长的门生。想到这,陈则武不禁咬牙切齿,这李善长要反击,也不能乱咬人吧。

    陈则武想的对也不对,张绅确实是受人指使,指使他的人不是李善长,而是朱元璋。

    前几次的弹劾中,朱元璋持观望态度,基本上不表态。而这一次,他还不等左青、李伯昌辩解,就做出了决定。

    “户部尚书左青,撤职,着锦衣卫,都察院共审。应天府尹李伯昌带罪留任,罚俸半年。原礼部员外郎陈璟,已是白身,不予追究。”

    朱元璋说完了,陈则武明白了,敢情这是老朱的安排。

    朝中各官,皆是神情一震,左青更是瘫在地上。交给锦衣卫,直接定性了,没得商量。而李伯昌罚奉半年,不疼不痒。这明显就是要拿下左青。

    这时,刘伯温走出队列,俯身在地上,“臣告罪。左青乃臣举荐,臣亦有识人不明之过。臣请皇上,除去臣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儆效尤。”

    陈则武抬头看看跪在地上无比恭敬的刘伯温,短短几句话,就将自己摘了出去。识人不明,可大可小,完全看皇上怎么看。

    “准了。”朱元璋丝毫不犹豫,直接准奏。

    “谢皇上恩准。”刘伯温再拜。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