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160章 争议

第160章 争议

    洪武十六年,二月初二,朝会

    这一天,朱元璋再次痛骂了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并把他们革职处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处罚已经算轻的了,至少是保住了性命。

    “咱,要设立一个新的官职。武将,陕晋宁三边总督,节制陕西、山西、北平大宁府除秦王、晋王、燕王所属之外的三地所有兵马。”

    朱元璋的画像一出,就在官员队伍里造成了巨大的反响。

    勋贵武将们两眼放光,建国以来,除了打仗时,他们经常被文官们所压制,处处受限。无论是在朝堂,又或者是在地方。勋贵武将们都很不得志,经常被文官们骂。虽说都是一张嘴,可勋贵武将们就是骂不过那些文人。

    文官们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个个眉头紧锁。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已经对文官们十分不利了。现在又新加了一个职务,还是武将,而且权力非常的大。对文官们来说,这无疑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傅友德!”朱元璋看向武将队伍,目光锁定在了傅友德身上。

    “臣在!”听到朱元璋叫出自己的名字,傅友德心头一喜。有徐达在,他很难有建功立业的地方。而且,他又对徐达是心服口服。

    “耿炳文,王弼!”

    “臣在。”

    “咱命傅友德为陕晋宁三边总督,节制除秦、晋、燕三藩王所属之外的全部兵马。耿炳文、王弼二人为副。望你三人,齐心协力,不要辜负咱对你们的期望。”

    朱元璋笑了笑,又看向徐达。

    徐达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中却还是有一丝丝的失望。刚刚朱元璋说出陕晋宁三边总督的时候,那么一瞬间,他都认为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

    论资历,论战功,论军中威望,他徐达都是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可是,朱元璋却是选择了傅友德。随后,徐达又立刻释然,他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自己的儿子又在燕王帐下效力,确实不会也不应该会是自己。

    “徐达!”朱元璋太了解自己的这位老伙计了,他表面上越是波澜不惊,就说明他的心里越是波涛汹涌。

    “臣在!”徐达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意外,应声出列。

    “咱要设立一个军事学堂,开设武举。军事学堂,由太子朱标负责。徐达,你担任皇子们的老师,教咱的儿子孙子们打仗,教他们兵法。”

    徐达喜忧参半,立刻跪下谢恩。这不是一份实职,而是一份虚职。

    徐达喜的是,太子朱标全权负责,那他徐家就能和太子绑的更紧。忧的是,教授皇子,麻烦不说,万一没把好那个度,很容易给人留下口舌。

    徐达想的多,文臣的队列里却是炸了锅。开设武举,设立军事学堂。他们不明白朱元璋这是想要干什么,他们似乎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整个大明朝尚武之风的形成,这是他们绝对不想看到的。

    “皇上,重开武举,再开军事学堂。大明朝上上下下尚武之风一旦成态,穷兵黩武,于国无利,于江山社稷无利啊。”

    吏部侍郎程鹏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地上都渗出了殷殷的血迹。

    “咱已经定了,不用再多说了。”朱元璋不耐烦的摆摆手,就要坐下。

    程鹏大哭,“皇上不收回旨意,臣宁愿撞死在这奉天殿中,只希望皇上能回转心意。”说罢,程鹏起身,一头撞在柱子上,顿时鲜血飞溅。

    朱元璋阴沉着脸,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威胁,“你们,还有谁,要劝谏咱的。”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文官们齐刷刷的跪下,只有刘伯温和马文升站着。

    “臣等请皇上收回旨意,为大明江山计,为天下万民计。”

    “都察院!你们都是死人吗,看不到吗?”朱元璋大怒,指着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破口大骂。

    马文升不急不躁,走出队列,“回皇上,劝谏乃臣子本分,并无不妥之处,也没有违反朝廷法纪。都察院无权干涉众位大臣。”

    “请皇上收回成命,治天下,是靠文而非武啊。以武治国,天下大乱啊。”礼部尚书吴兰再次反对。

    朱元璋铁青着脸,双手握拳。“好好好,臣子本分。来人,全都给咱杖责三十,咱要看看,这大明皇帝还是不是姓朱!”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