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595章 茶馆(1)

第595章 茶馆(1)

    一直当着皇帝,总有一根线弦,紧紧的绷着。

    从皇帝的位置上下来之后,紧绷多年的精神状态,突然放松下来。人一旦开始闲着,倒更容易染病了。

    “太上皇,您没大碍,只需要多休息,不可再熬夜了。”朱元璋的右手,不时的抽动一下。看到朱元璋如此的紧张,陈则武也只能是小声安慰一句。

    朱元璋微微点头,然后传出一阵鼾声。

    “娘娘,臣告退了。”

    马皇后给朱元璋盖好锦被,“你要记得,太上皇今日和你说的话。再往后,大明朝还得看你们呢。”

    出了秦王的府邸,陈则武的心,才算完全放了下来。

    这个时候,正值日中。临近清明,大明朝的国都,出现了不一样的状态。

    在一家茶馆坐下,给自己泡上一杯福建的山茶。这茶,入口微苦回甘,百喝不厌。这段时间,陈则武最喜欢的,就是福建的茶。

    茶馆,是文人学子们,最喜欢呆的地方。

    沏上一壶茶,铺开纸,润好笔,泼墨挥洒,荡气回肠。这便是读书人的乐趣,这也是寒门学子一较高下的方式。

    “朝廷新开春闱,又逢新君登基。愚兄托大,良景耀人,金榜题名,皆在你我。”

    这是一个书生,不知是喝了茶,还是喝了酒。他一条腿,撑在凳子上,说不出的自信。

    “好!”

    周围的书生们,也是拍手叫好。

    他们,多是来自江西的考生。往日里,江西中举之人,为全国最高。因此,江西学子,也不屑与其他省学子,尤其是北方学子相会。

    “借得周兄吉言,我等定然高中。”又一个学子,兴奋的站起来。

    陈则武耳朵里,充斥着这些声音。他也不去打扰,只是孤身一人,静静的坐在一方桌前。

    这些天,忙的很,也难得有这样的闲情雅致,喝一壶茶,道一轮春。

    学子中,也有安静的。

    在角落里,两个穿着朴素的考生,坐在那里。他们没有钱喝茶,只能花上一文钱,去点一碗白水。

    其中一人,一直盯着陈则武,若有所思。

    “夏兄,那人怎了。”见自己的同伴,一直看着另一个角落里的人,不由得奇怪。

    那人摇摇头,目光却不离开陈则武。

    他叫夏元吉,本是湖广长沙府人,幼年丧父,由母亲养大。他勤奋好学,本来准备参加三年后的考试。却意外得了旨意,春闱今年便开。

    夏元吉和同乡刘遵借钱二十八两,赴京赶考。

    “那人,可不简单。穿着华丽,却坐在了这个小茶馆之中。”夏元吉自言自语。

    刘遵笑道,“夏兄,这可是京城。大富大贵之人,可太多了。天上掉下一个砖头,都能砸中一个官家子弟。”

    夏元吉依旧相信自己的直觉,“你看,他的香囊。香囊上,印着金蟒。而且,这香,不是中原的。闻着,倒像是外蕃之国上贡的。这样的人,又岂能用区区大富大贵来说。”

    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目光,陈则武有些不舒服,转身去看那帮学子,正好和夏元吉四目相对。

    这一看,使夏元吉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那你要如何。”刘遵好奇的问道。

    夏元吉微微一笑,站了起来,大声笑道,“诸兄佳作不少,可在愚弟看来,少了一丝霸者之气。如今吾皇新登大宝,大明朝威震四海。又臣服蒙古、女真、通古斯。如此丰功伟绩,即便是秦皇汉武,也不及本朝。”

    面向着众学子,眼睛却瞥向了陈则武。

    夏元吉说的很轻松,脑门上,却布满了细汗,“愚弟不才,愿奉作一篇,以供诸兄得以指点一二。”

    “烟花巷陌志功名,鸿鹄坠金陵。朱门难入忿难平,孤蓬忆晚晴。

    丹心冷,碧血凝,只身陌路行。纵将三才葬旗亭,休听后世评。”

    周围,鸦雀无声。

    陈则武,也是轻轻摇头。写的倒是不错,却充满了愤世的情感。

    夏元吉呼吸急促起来,一直看着陈则武,希望得到回应。可是,他失望了。陈则武除了摇头之后,再无别的动作,更别说回头去看了。

    放下茶杯,陈则武摸了一下,已经有些微凉的茶壶。整理衣衫,站起来,打道回府。

    “还不快追上去。”店小二一直注意着夏元吉,他知道夏元吉的心思。

    见陈则武要走,店小二一边大喊,“盛惠八百文,您慢走。”在经过夏元吉时,店小二使劲的撞了一下夏元吉,小声提醒。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