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653章 新都旧都(2)

第653章 新都旧都(2)

    “臣,参见太上皇。”

    陈则武进来的时候,抱着一大叠的折子,没看到跪在地上痛哭的李景隆。

    “这些,是个啥。”朱元璋指了指这一大摞的折子。

    “这些啊,都是从全国各地送来的折子。写的都是自个儿的省、府、县,清丈耕地的结果。”陈则武放下一摞的折子,“太上皇,自从孔家没了之后。山东的耕地,足足多出两倍。”

    朱元璋也暗暗咋舌,这些凭空出现的耕地,从哪儿来的,朱元璋心里还是知道的。

    当孔家倒了之后,原先藏在孔家的耕地,包括那些已经有人耕种却没上报的耕地,全都浮出了水面。

    一本一本的去看,朱元璋越看脸色越差。

    “这些人,真把老百姓的地,当成自家的了。三省天灾,咱下旨让山东赈灾。可山东告诉咱,他们去年收成都不足以支持自己所用。现在咱再看看,是不够这些人中饱私囊吧。”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奏折,扔到了李景隆的脸上,划出一道口子,“皇爷,这些贪官污吏,应当严惩。”

    “你怎么看。”朱元璋已经习惯性的去问陈则武了。

    陈则武沉思一会儿,“太上皇,臣的意思是,按大明律严查严办。臣和您建议过,新政的推行,最好由新觐的考生们去推。他们心中有读书人的傲骨,又有着为大明朝做事的满腔热血。这样的人,比官场上的老油子,要干净的多。”

    朱元璋听完,提起笔就问,“那个夏元吉如何。”

    还没等陈则武说话,朱元璋就在纸上挥洒,“咱信你,既然是你举荐的,那就挂着你户部的名头。先前,你说让夏元吉去云南。咱现在看呐,让他先去北平好。”

    “北平不比云南好多少,那儿民心浮动。咱想了好多天了,也没想好让谁去。本想让你陈则武去的,可朝廷现在又离不开你。现在咱看呐,就他夏元吉了。”

    “新都,大事甚。三省民,齐聚北平,民心躁,不宜用武。朕以天下为人,亲吏则行之。”

    写完,朱元璋又读了一遍,拿给毛镶,“去,拿给皇上。若是皇上也觉得可,就让皇上盖上大印吧。至于夏元吉如何,还让皇上亲定。”

    这时候,陈则武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太上皇,您看看这个。”

    朱元璋接过,才刚刚打开了一点,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这是谁画的。”朱元璋不由自主的问。

    “太上皇,臣和您说过的,工部的蔡信。他这人,平日里,不精于别的,就爱专研些这个。这个图纸,您看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将新宫等分。”

    “如今开春了,杭州至徐州段的运河,已经开始开凿。至于北方,黄河河面解冻。大宗木材石块,都将很快的送去北平。如此一来,北平的工期,将会大大的缩减。”

    朱元璋边听边点头,他又用手指了指,“这是个啥。”

    “这是军大营,以三角为分,主防以北。旁边,这是军道,直通北蒙、女真还有朝鲜。朝鲜仍然不归还辽东四州的话,这军大营,可在短短一旬,便可至鸭绿江边。”

    军道,顾名思义,专门给军队走的道。

    军道,用巨石碾平。马走在上面,可一日千里。极大的缩短到北方各部落的距离,也极大的加大了骑兵的机动灵活性。

    骑兵,就是大明朝日后对付北方的一只利箭。

    关宁铁骑,完全可以诞生于这个时代。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