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开局教坏皇太子在线阅读 - 第118章:雪中送炭

第118章:雪中送炭

    众大臣看着李世民复杂的面色,猜不透他现在究竟是喜还是怒。

    良久之后,将目光投向李承乾,道:

    “承乾,快给父皇解释一下你写的这份圣旨!”

    李承乾应下后,面露难色,看了看张傲,小声嘀咕:“老师,把话直说出来不好吧?”

    他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在场那么多五姓七望贵族门阀,说的太明显,气氛难免尴尬。

    张傲低声回道:“不提五姓七望字眼,主张选贤任能,就没有人敢说什么。”

    李承乾点头,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李承乾迈着自信的步伐,对李世民施礼道:“启禀父皇,儿臣在圣旨中所主张的是大力推动科举制度,使我大唐官僚制度这一潭死水,变成扑岸海浪!”

    此语一出,惊呆众人。

    在太子尚显幼嫩的口中,竟将称大唐官僚制度比做一潭死水?莫非太子要用这圣旨给大唐变天不成。

    李世民深深被儿子的语言所吸引了,迫切想听下去。

    李承乾继续说道:“自古以来的官员选拔皆出自贵族世家,如此周而复始会带为朝廷带来两大病患!”

    “其一,权力稳固,官职世袭,会导致很多官员不但没有危机感,更会滋生贪腐之心,懈怠公务,长期以往,必会导致朝廷行政效率缓慢,贪腐之风日益严重!”

    “其二,官职长期由上层人士把控,致使底层人民看不到奔头,上下失去流动性,必然导致国家失去活力。”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儿子,面露激动之情。

    儿子说的太好了,句句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

    可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提出了质疑之声。

    此人正是李泰,对李承乾所说之言论反驳道:“太子之言差异,之所以贵族当官,是因为他们有更优厚的学习条件,有很多机会接触形形色色之事,可是对于百姓而言就不同了,他们大多都没上过私塾,目光更是短浅至极,从这样的人堆中,又何谈选贤任能一说!”

    李泰说的这些话,基本都是他老师韦挺教的,完全是韦挺借着李泰的嘴,道出自己的不满。

    李泰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一众贵族官员的称赞声,倒不是说李泰说的有多好,最主要是李泰是站在他们这边说话的。

    听到李泰的驳斥,李承乾瞬间来了脾气,直接回怼道:

    “之所以底层百姓读私塾的少,还不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上升空间,朝廷不给他们机会,他们读书读的再好又有何用?”

    “我再问你,一富一贫两个人,一个终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官位也是伸手既得,那么他又会有多少动力认真苦读?又有多少动力来做好这个官?”

    “而另一个人,他家庭贫困,如果靠寒窗苦读就可以光宗耀祖,摆脱低下身份,那么他是否会拼命学习,是否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前程?”

    “两个人,究竟谁更了解百姓疾苦?谁更想为百姓做事?”

    李承乾这一通质问,直问的李泰哑口无言,他看向自己这哥哥的眼神也是充满不可思议。

    就在几个月前,在张傲还不是李承乾老师的时候,李承乾还是一个性格懦弱之人,怎的现如今竟有如此胆量与气魄,在父皇及文武百官面前畅谈自己的独特言论?

    在场官员中,不乏真心实意为大唐尽忠之人,听李承乾说的如此气震山河,纷纷表明立场,支持李承乾的这份圣旨。

    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则更是拍手叫好。

    如果说之前李承乾说的话可能是张傲教他的,可是刚刚反驳李泰的言辞可都是即兴发挥,绝对是自己思索出来的。

    儿子成长的如此之快,做父亲的又怎会不高兴。

    多少年看,李世民都在为大唐这种病态的官员体制而头疼不已,这科举制度乃是前朝隋文帝所创,沿用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科举机制不完备,也没有人曾想到将其大肆开展,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吃到科举的宏利。

    一个好的制度需要长年累月的逐步完善,如果不是张傲的出现,科举制度贯穿整个大唐也没有真正的发扬光大,直到两宋,才算百炼成金。

    所以说,张傲用他前卫的思想为李世民画的这张大饼,是充满诱惑力的。

    “儿子!再和父皇说说,你所提倡的科举普及制度,其体质又是如何改变的?”

    “这……这个……”

    李承乾面露难色,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李世民也心知肚明,儿子作为一个传话筒,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用自己,自己没必要再难为他。

    李世民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问张傲:“张爱卿,你速速来为太子解释。”

    张傲偷偷一撇嘴,暗讽李世民就是这德性,瞅你来气的时候就直呼其名,看你顺眼的时候就是一口一个张爱卿叫着。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既要将科举制度做到全国普及,则必须使科举制度遍布我大唐每一寸土地,各乡有乡试,考中乡试者为秀才,各府设府试,考中府试者为举人,举人再考为贡生,贡生再考为殿试。”

    “如此层层晋升,不仅会使考生有盼头,即使止步不前也能得到各层级做官的资格,就算只考中秀才也可以做一些基层小吏,照样可以获得优越感,如此一来岂不是大唐百姓人人都有了盼头与干劲,即使是务农的老百姓,也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只有如此,大唐这一潭死水,才会变成活跃的惊涛骇浪!”

    张傲这一大通慷慨陈词,只听的李世民瞠目结舌。

    好半天,他神色木然的连连说道:“好……好……好……”

    就这一个好字,他说了不下十几遍,看的群臣都傻眼了。

    皇帝这是彻底的被张傲提倡的科举制度给折服了,折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泰和他老师韦挺这次算彻底傻眼了,光看皇上的表情,就一个自己没戏了。

    所谓再好的锦上添花,也不及雪中送炭,张傲送的“碳”,烧的李世民心里热烘烘的。

    李世民甚至带有一丝崇拜之色,看着张傲,笑问道:“爱卿啊,你话说完了吗?”

    而张傲却说道:“陛下,所谓好事成双,臣愿再献一计策!”易码当仙的大唐:开局教坏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