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在线阅读 - 第82章 登基在即

第82章 登基在即

    时至八月初一

    此时也正值每月的朔日,皇帝在太极宫举行朝仪接见群臣。

    久不上朝的李渊,也不得不在这一天走出后宫,在接见群臣的同时,还要接见请求通好的突厥使者。

    毕竟使者来到大唐,代表的乃是颉利可汗,也是代表着突厥。

    哪怕李世民已经掌握了大唐朝廷,但是接见使者这样的大事,还是轮不到身为太子的他来。

    这既不符合礼制,也存在逾越之嫌。

    “突厥使臣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渊坐在龙椅上,自上而下打量着,这个满脸胡须,眼神桀骜的使者。虽然对其微微鞠躬行礼的行为,很是不爽。但此时的突厥远比大唐强势,也不能折辱了代表颉利的使者。

    李渊眯着眼,淡淡的问道:“使者远道而来,所为何事?”

    突厥使者对着李渊拱手一拜:“回大唐皇帝陛下,本使者这次前来,乃是代表颉利可汗,质问大唐为何不遵盟约,犯我边境之事!”

    说完将手里早已起草的国书,递给了大殿一旁站立的太监。

    只见太监接过国书后,仔细检查了一下纸张,确认没有在纸张上下毒之后,这才递给李渊审阅。

    李渊打开国书一看,瞬间瞪大了双眼,一股怒气从心底冒起。

    只见国书上,突厥先是指责了大唐不遵守协议,屠戮了突厥的百姓。在要求大唐赔偿的同时,顺带提起了暂停边关战事,重修两国之好的约定。

    这封看似两国之间,正常书信来往的国书。但其内容,处处表达着突厥对大唐的申饬。

    李渊强忍着发火的冲动看完国书,“啪”的一声合上后,便默不作声的看着眼前的使者。

    边关的战事,真如这个使者所言吗?

    实则不然!

    六月突厥侵犯渭州,朝廷便派遣了右卫大将军柴绍迎战。

    要不是早在几天前,收到柴绍将他们打服的战报。估计李渊还真会,被上面的内容给蒙蔽,以为是边关战事不利,导致突厥又来大唐索要赔偿。

    但既然已经打赢了,对于这种无礼的要求,大唐肯定不会答应。

    于是问向站在第一排的李世民:“太子,你看一看他们的国书,然后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李渊身边的太监,将国书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在看完国书以后,他的表情和反应,跟李渊简直如出一辙。

    只是年轻气盛的他,直接将国书扔回给突厥使者,并大声呵斥道:“不要脸的东西,你们在渭州输得一败涂地,也敢到长安倒打一耙,找我们要赔偿!到底是谁,屠杀了谁的子民;是谁不遵守约定,你们心里可是一清二楚。”

    突厥使者见边关的情报,已经传回了长安,此时也不惊慌。

    冷笑一声,淡淡的问道:“可汗有意暂停边关战事,与大唐重修旧好,不知陛下意见如何?”

    李渊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的问道李世民:“太子,你的意见呢?”.ZWwx.ORG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此时的大唐内忧刚刚平息,也不好再起外患。毕竟现在突厥势大,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唐,也只能适当服软。

    将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李世民觉得停止战事,重修旧好之事可以。但赔偿什么的,就别提了。

    突厥使者也自知理亏,因为边关战事失利,导致他们将停战修好,作为本次出使的首要目标。至于赔偿什么的,只是顺带的。

    能要到最好,既是要不到赔偿,也能作为停战商议的筹码,来保障停战协定的签订。

    “就按太子的意思办吧,至于突厥使者,你就先行退下吧。”

    李渊屏退了突厥使者后,借着这次边关战事胜利,以及近期李世民处理国事越发顺手为由,随即又提出禅让皇位与李世民的想法。

    此言一出,李世民便再次拒绝。

    哪怕裴矩等朝中大臣,不断附和李渊的提议,但是李世民还是不为所动。

    毕竟做戏要做全套,现在才是第二次提出禅让。距离“再三推辞”的剧本完结,可还有一次!

    做完这场戏,月初的朝见,也就结束了。

    李渊也起身回到了后宫,继续安享晚年生活。

    而李世民则是继续处理朝政,在国书上重新加盖大印以后。突厥使者便带着停战的约定,连夜跑出了长安。

    之所以走的这么急,是为了把等待李渊接见期间,在长安城里打听到的消息,给带回突厥。

    而这个消息不是别的,正是关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手刃了原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囚禁李渊逼其禅位的事情。

    其实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在李世民不懈的努力下,不但出现了几个版本,这件事情的整体风向,也已经慢慢偏向了他。

    可是,在一些暗流的破坏下,还是有一些对他不利的版本,在小范围内流传。

    这次突厥使者在长安城里,听到了多个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消息。

    在今天朝见李渊的时候,从李渊和李世民的神态中,朝堂的整体风向中,他还是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东西。

    于是这才有了,使者连夜离开。预将大唐发生的政变,朝廷内部的更替以及政局不稳的情况,快马加鞭的传回了突厥王庭。

    也正是因为这名使者,将长安的消息带回突厥。

    使得颉利可汗,觉得大唐政局不稳,自己能够秀上一波。

    于是,在拿到国书的同时,就直接撕毁。

    立即做出让各部族暗中集结起来,准备攻打大唐的决定。

    当然草原上即将发生的一切,李世民也没有预料到。

    在初一朝见结束后,暂时清闲下来的李世民,又私下来终南村找寻何杨。

    这次前来的目的,便是为了当初保卫秦王府时,何杨手下保卫部,使用的那种神奇的武器。

    对于这个武器,他可是眼馋了好久。

    此前几次想开口向何杨咨询,但当时何杨身边的人实在太多,让李世民强忍住了询问的冲动。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

    李世民发现,围在何杨身边的人,除了当地的村民百姓之外,也就是那几个经常合作的掌柜。

    通过这两次商品竞拍的交流后,李世民也初步了解了他们的情况。

    他们既然在月底,刚刚拿到了新的商品。此时那些掌柜,肯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手。

    这时的何杨身边,应该没有其他人围着,正是询问那种神奇武器的大好时机。哭泣的团团的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