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高嫁后我重生了[八零]在线阅读 - 高嫁后我重生了[八零] 第42节

高嫁后我重生了[八零] 第42节

    没想到阎立态度依然很耐心,“为什么?小林有什么难处吗?”

    “我姐现在在摆摊,那三轮车太重了,她骑不动,经常要下来推着走,前两天看了个店面……”二娃咬着唇说。

    听到这里林敏君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了,无非是卖掉东西给她开店。

    一时间心里又感动,又无奈,“二娃,我不需要你卖东西给我开店,我现在收入也不少,攒几个月也能开的。”

    “可我去看了那家店面,位置确实不错,很适合你做生意,而且已经有人开始问价了,再晚,就被别人租走了。”二娃很固执的说,“我还在附近转了几圈,附近合适的店面不多,那家是最便宜的,要是还想再找,就得去更远的地方,你天天早晚去开店不安全,而且我家这样的东西不少,卖掉一两个也可以,以后我再赚钱买回来就行了,你现在错过这个,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是很可惜?”

    二娃一本正经的掰着手指头,数着想让她开店的理由,“还有,虽然现在天气还很冷,但是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往夏天过了,等天气一热,吃炸洋芋的人就没那么多,有了小店你还可以卖新的东西,也不用在大太阳下面炸洋芋,不管怎么说都比现在轻松。”

    他说的这些理由林敏君都想过,也都是现实情况,她迫切的需要开个店。

    但问题是,再怎么迫切,也不能让人家卖了家里的东西啊,这事儿林敏君做不出来。

    所以她特别心动,但理智告诉她必须拒绝。

    这时候二娃眼巴巴的看过来,眼神都在祈求她答应,“姐,我说真的,开了店你就不用风吹雨打了,像这种天气,你怎么摆摊?”

    他这么看过来,林敏君拒绝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她已经拒绝了很多次,担心再拒绝,要伤了二娃的心。

    可卖东西,万万不行!

    当下林敏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求助的看向阎立,“要不你说吧。”

    她把希望寄托在阎立身上,希望阎立能拒绝,让二娃歇了这个心思。

    阎立本来都要走,忽然之间,就给两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住了。

    他呼吸一窒,喉咙滚了滚。

    作者有话说:

    未来的阎立一定想穿越回来打死自己,为什么不让阿君叫哥哥!

    第52章 开店那些小事

    “哥, 你劝劝二娃吧。”林敏君说。

    二娃紧接着就是一句,“哥,我觉得东西是死的, 人是活的,现在还在下雪, 万一我姐摆摊的时候冻病了怎么办?”

    阎立被两双大眼睛瞧着, 沉默了半天, 只说了一句,“可以借。”

    林敏君差点一头栽桌子底下。

    这兄弟俩怎么回事!合着只有她一个人想着,他们家的财产得好好留着,不能胡乱卖掉吗!

    林敏君头都大了,他们怎么回事啊,她帮忙照顾二娃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要回报,真的要回报, 也可以等二娃长大了自己独立了再说,怎么就要到卖家里宝贝的地步了。

    林敏君正准备劝一劝, 这时候阎立又说, “不用卖东西, 我有一笔退伍金, 不多, 五千块钱,可以借给你开店。”

    他想了想, 又问, “够吗?”

    “借给我你怎么办?”

    阎立语气很温和,“我明天就去上班, 有工资的。”

    “姐, 你就答应吧, 开个店赚钱速度也快一些,你也能早点还上的。”二娃在旁边搓着手说,他的样子特别可爱,让林敏君想到上辈子养的小仓鼠。

    林敏君推辞不过,还是答应了,“好,那我给你打借条,也不用三千,开店零零散散的差不多要两千,我手上有九百块钱的存款。”

    “那就借两千。”

    阎立这么说便是下了决定了,当下回家拿了一沓大团结来,当着林敏君的面数了两千块,本来想递到她手里,看女孩在发愣,便轻轻放在桌子上,“不够再跟我要,没事。”

    兄弟俩走了很久,林敏君还在发愣,直到外面的风雪呼啸着拍打在窗户上,发出砰的一声响,她才回过神。

    转头一看,原来是窗户没关紧,拉栓松动了,她便走过去把窗户死死的关上,还用东西填了漏风的地方,这才走回桌子边,拿起了那两千块钱。

    纸币透着微微的凉意,林敏君心里却是滚烫,这股热意一直在往上顶,顶到心脏,顶上眼眶,让她鼻子发酸。

    二娃说的问题她都想过,也知道越往后自己的生意越不好做,要顶着大太阳炸洋芋,那种热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开个店,有了店,至少可以有个地方歇歇脚,要是挣得多,她还能装个小风扇。

    但身上的钱就那么多,打死也凑不出开店的钱。

    她本来以为要这么错过了,没想到这么快,这么快她就能拥有自己的店了!

    既然钱已经借了,再多说那些感激的话就没意思,林敏君想做的是赶紧把店开起来,齿轮转起来,源源不断的挣钱,就能早点把钱还给阎立哥。

    于是第二天林敏君又去了那家店面,抱着希望找到主家,问店面还在不在了。

    主家的女同志还记得她,一下子认出来,惊喜道:“居然是你!我记得你,你这么快就把钱凑够啦?”

    “是我,姐,你们家那店面还在吗?”林敏君笑着说。

    女同志:“还在!其实这些天问的人特别多,但出的起的没多少,昨天倒是有个男同志说他出得起,但我看他卫生习惯不行,怕把店面弄得一塌糊涂,就没答应。”

    林敏君心里升起希望。

    女同志看出她的迫不及待,露出了爽快的笑容,“咱俩投缘,而且我一看你就是爱干净的人,还是那个价格,1750块,今天就可以租下来。”

    林敏君捏了捏衣服里的大团结,又说,“能让我进去看看吗?因为我开的是餐饮店,得看看水电之类的好不好弄。”

    “可以,走,我带你去看看。”

    女同志拿开木板,走进去介绍,“以前开的是理发店嘛,门口有个水龙头接水洗头的,你可以在这做个水池,专门用来洗菜洗碗,另一边架锅,环境肯定比不上大国营饭店,但你就在门口做,大家看见你怎么做的,吃着也放心是不是?”

    林敏君点点头,心里开始盘算,哪一块地方可以做个小水池,哪一块放锅,哪一块放桌子椅子给大家坐着吃饭。

    这店面外面看着小,其实里面空间不小,它是纵向的,后面有很大一块地方可以放桌子,还可以做个隔断当仓库。

    更让林敏君觉得惊喜的是,房间里居然还有两套桌椅板凳,看着磕碜了点,但木头是好好的,没有腐朽,还能用!

    “这桌子是你们家的吗?”她转头问。

    女同志一看就笑了,走过来晃了晃,发现没有倒,也有些惊喜,感叹说,“这是我家的老家具,我爱人在回收站工作,前些年好多人扔了自家的好东西不敢要,我爱人就搬回家,把自己家的桌椅板凳置换了,没地方放,只能放在这。”

    “别看是老家具,但这都是请老家工匠上山扛木头做的,结实着呢。”

    林敏君好心动啊,鼓起勇气问,“那你们家还要吗?我可以花钱买下来。”

    女同志爽朗的笑了,“不用给钱,借给你用吧,你可以自己擦一擦,找人来打理一下,钉个钉子稳固一下桌腿,只要不劈了当柴烧,都可以。”

    “谢谢姐!”林敏君由衷的感谢,“你人真好,我之前一看见你就觉得投缘,心真善。”

    女同志家庭条件不错,巴结的人也不少,这种话都听腻歪了,偏偏林敏君笑眯眯的,两只杏核眼眨巴眨巴,说出来的语气特别的真挚诚恳,让人感觉到的只有真诚和发自内心的欣赏。

    她便也笑着回望,“咱们女同志出来做生意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有什么的,别这么客气。”

    店面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林敏君跟着女同志去房管局做了登记,签了合同,把一年的房租给交了。

    交完房租,就得马不停蹄的开始装修,毕竟空置着一天,就得浪费好几块钱的房租呢。

    店面不需要大装,主要是找人来改进一下线路,粉刷白墙,把地弄平放砖块,另外还要砌一堵隔断墙,做一扇门,另外就是找个木匠来把桌椅板凳弄一弄修一修,两个长桌很大,往店里一摆正正好可以坐十二个人,也足够了。

    线路的问题可以直接找供电局的来弄,主要是粉刷墙面和砌一堵墙的活儿,得找会建房子的来做。

    但谁会建房子?林敏君在认识的人里扒拉了一下,竟然没想起来谁家会做这个。

    一时间有些为难,难道要为了这个小活,去找首都建设的施工队?

    话说林敏君最开始摆摊的时候,是自己骑着三轮车下乡收洋芋的,因为这个,还跟郊区一个村里的村支书熟悉了,当初人家把全村的好洋芋都收集起来,专门供应她,还有点情分在。

    这天林敏君在原来的位置摆摊,正想着该找谁来给自己装修店面,便看见村支书过来了,“小林同志,你还要收洋芋吗?”

    “要啊,怎么啦?”林敏君把他请到桌边坐了,给倒了杯热水。

    村支书满脸为难,“这个事情其实是麻烦你,我们村里这次洋芋丰收,但因为大雪,收洋芋的人到现在都没来,家家户户手里攒了不少洋芋卖不出去,急坏了,我想着来问问你,要是收的话能不能考虑考虑我们,都是新洋芋,糯着呢。”

    林敏君在家的时候也种过地,知道种地的辛苦,舍不得看他们这么着急,算了算家里的库存,便说,“我这里可以收,不过也要不了那么多,估计只能吃得下一点点。”

    “这可怎么办,再放一放,等天气暖和就该发芽了,不能吃了。”村支书急得团团转。

    “你刚才说今年的洋芋都很糯,不如做成土豆粉让人卖出去呀。”林敏君便说。

    村支书呆了,“能行吗?我们没试过。”

    “咋不行呢,北城卖不出去,就让人卖到东北,我记得有好些地方爱吃土豆粉,做粉皮,粉片,这年头大家都喜欢新鲜东西,你自己生产的土豆粉皮粉片不用票,还愁没人买?”

    这想法显然是打开了新世界,村支书眼睛一亮,仔细想想也觉得可以,大不了他先把自己家的土豆做出来看看,能卖出去就带着大家一起干,总比在家里发芽了,全浪费的好。

    “我们村以前家家户户都做豆腐,村里有个大磨盘,说不定还真能行!”

    林敏君思索了一下,又问,“那能做豆腐,能不能磨米浆,做米粉?”

    村支书:“可以倒是可以,能磨豆子就能磨大米,但我们不知道米粉咋做。”

    “我这儿有配方,咱们可以合作,我出方子,你们做米粉,给我价格便宜点,生产出来的米粉优先供应给我,其他多余的,可以卖给别人,咱们两边都不吃亏,你说呢?”林敏君笑着说。

    方子不是她独家的,是在老家的时候老人们口口相传的,做出来的米粉不容易断,吃起来还弹牙。

    到首都这么长时间了,最想念的就是那一口筋道爽滑的米粉,可惜北方不生产米粉,店里卖的特别贵,要是能说服他们合作,既能供应店里,村里也能多一份收入,不是一举两得?

    村支书显然是心动了,但没有一口答应。“你等我想想,我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明天再来给你信儿,行吗?”

    “可以!”林敏君笑眯眯的,心里满怀期待。

    毕竟这可是关系着她店里卖什么,以及,未来能不能吃上那一口家乡风味呢!

    作者有话说:

    3更送达啦!请享用

    第53章 我真的把你当妹妹

    村支书来的时候愁眉苦脸, 跟天塌了似的,走的时候脸色好看多了,走路都带风, 跟林敏君摆了摆手,背上背篓就要回去。

    看他走出去几步, 林敏君忽然又叫住了, “等一下。”

    “咋啦?”支书诧异的回头。

    林敏君:“你们村里有没有会建房子的人?”

    “村里人基本都会, 房子都是自己造起来的,你有活吗?”村支书也来了兴趣。

    林敏君说,“我找了个门面房,马上要搬过去了,想找几个人把房子重新弄一下,活不多,两张桌子还有板凳需要加固, 另外就是砌墙和粉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