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言情小说 - 重生后纨绔世子在我怀里哭唧唧在线阅读 - 第212章 倒打一耙

第212章 倒打一耙

    云老夫人点头:“你担忧的倒也没错,她这么大的姑娘家,确实还是拘在家中绣绣花比较好。”

    云初念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她会这么说,不疾不徐的说:“二伯母所言极是,您这么关心侄女,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程氏心中得意,却还要做出一副可惜的模样:“你能理解伯母的做法就好……”

    云初念温婉的笑着,待程氏说完了才满脸为难的开口:“只是……”

    程氏心里咯噔一下:“只是什么?”

    云初念叹息一声:“非我要和二伯母作对,而是对症下药方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代祖母前去,尚能帮这些流民问诊施针,但二伯母对岐黄之术一窍不通,难道您准备另外在城中请一位大夫随行吗?这样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城中稍微有名有姓的大夫,要请上一整天可花费不菲,一段时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还是说二伯母大发善心,准备由自己的私库垫上这笔钱?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活菩萨下凡,是那些流民们的福分!”

    云初念直勾勾的看着程氏,笑意盈盈的鼓掌,脸上看戏的坏心思一览无余。

    程氏的笑僵在脸上,模样有些滑稽。

    云初念仿佛嫌她还不够生气,还故作茫然的问:“二伯母怎么不说话了?“

    程氏一口气憋在心里,面色狰狞的盯着云初念,咬牙切齿的问:“你伶牙俐齿,把话都说完了,还想听我说什么?”

    云初念神色委屈,又带着几分惧怕:“二伯母这是生我的气了吗?可是我哪里说错了?”

    她无措的看向云老夫人。

    云初念这倒打一耙让程氏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她哆嗦着手指着云初念,半天也憋不出半个字。

    “好了!”云老夫人扫了云初念一眼,面含警告:“你二伯母刚回京,对诸事还不熟悉,便由你代我每日去粥棚照看。能否帮上忙先不论,总之你切记不能惹事。若闯出祸来,我第一个不饶你。”

    云初念知她心里到底是偏心二房的,否则方才程氏要抢着去粥棚的时候怎么不开口?

    但她也不戳穿,淡淡的应了下来。

    “镇国公家的老夫人这两天一直在粥棚,她是长辈,便是连我见了她也得礼让三分。你去了之后记得在她面前好好表现,留下一个好印象。她是皇后的亲娘,璃王的外祖母,若你能得她喜欢,往后我们云家的姑娘出去也能被人高看一眼。”

    说这话时,云老夫人垂下眼眸,借着喝茶的功夫掩下自己眸中的算计。

    前两日,云家三兄弟一同来请安时,云远舟曾提过这几日皇上因为坊间那起谶言的事情在朝堂上对三皇子多方责难。

    而且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但皇上却一直没有说要怎么处置,所有人都提心吊胆,生怕这股怒火最终会烧到自己身上。

    没有人能猜得透皇上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尤其是云远庭这种暗中投靠了三皇子的人,如今每日上朝都仿佛是在上刑,只觉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云远庭近日时常在懊悔自己不该这么早就被冲昏了头,这么早就投向靖王殿下的麾下。

    如今上了船,要再想下船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整个云家现在已经和靖王绑在一起,解不开了。

    现在云家能做的,只有在谶言应验前尽全力为云家找寻别的出路。

    比如……

    和镇国公府打好关系。

    云初念立马意会到这才是祖母的真实目的。

    什么心疼那些流民?

    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是她想接近萧家那位老夫人的借口罢了。

    云初念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没什么波澜的说:“孙女知晓了。”

    城外的粥棚就设立在官道旁开阔的地方,自搭建起便人潮涌动,热火朝天。

    五口大锅从早到晚不歇气的熬粥,也赶不上人们消耗的速度。

    萧家老夫人自粥棚搭建之日起,就一直在这里。

    她是真正的菩萨心肠,只想帮助这些凄苦的流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利益,也不图有任何回报。

    得知云初念来了,萧家老夫人很是意外。

    粥棚已经搭建三天了,虽然先前响应的人众多,但至今还从没有哪个世家姑娘来这里看过一眼。

    她亲自迎了出来,正看到云初念指挥着人将马车上的药材搬下来。

    “老夫人!”云初念笑着说:“听闻这里有不少人病了,所以我送了一些药材了,想着或许能帮上一点忙,还望您别嫌弃。”

    “我欢迎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萧老夫人握着云初念的手,温声说:“你有心了,你和你外祖母一样,都是个热心肠的,见不得人间疾苦。”

    自上次及笄礼见过萧老夫人起,云初念对她就自有一股亲切感,更别说先前在太后的寿宴上,只有她站出来帮自己说话,所以云初念对她就更多了几分孺慕之情。

    如今在她面前,云初念也难得的卸下心房,笑着说:“您这般夸我,我该不好意思了。”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做了好事,难道还不兴人夸吗?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说话间,老夫人遣人帮云初念另搭了一口大锅和十几个小炉子。锅里熬的是寻常的祛风解表强身健体的汤药,云初念又另外支了个摊子,给一些病情更重的人诊治。

    生病的人很多,云初念很快就忙不过来了。

    萧老夫人也不在旁边添乱,给她留了两个丫鬟帮着熬药后,就先行离开了。

    云初念一连来了三日。

    尽管云初念药到病除,但因为难民的数量一日比一日更多,所以她这个药摊前的人一点也不见少。

    云初念也不在意,看着一个面生的妇人,一边给她扎针,一边随口问道:“你们都是从幽州等地来的吗?”

    “我不是,我是从衢州那边逃荒来的。”妇人健谈,一开口就有些停不下来,连声叹气叫苦连天:“今年幽州衡州衢州等地遇上大旱,我们家倒霉一些,种的全是远离河口的旱田,粮食颗粒无收。虽然朝廷减免了税赋,可我们还是活不下去了,只能拖家带口离开衢州,想着另谋发展,结果在路上遇上了其它难民,就一起商量着来京都了。”

    听她的意思,应该是早早就离开了衢州,还不知道有蝗灾的事情。

    云初念问:“你们这么多人都是因为旱灾才逃荒出来的吗?”

    “对啊,这里基本上都是这三地的百姓。家里活不下去了才想出来另谋出路的。”

    云初念皱眉。

    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小石榴的重生后纨绔世子在我怀里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