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都市小说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在线阅读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95节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95节

    高德顺的厂长权威受到挑战,一口气被堵得上不上、下不下,憋屈得很。

    常贵对随行的记者说:“黄记者你也看到了,咱们卷烟厂各项事务千头万绪的,光靠耍厂长威风是不行的,还是得平时春风化雨,和工人们建立起深厚情谊。这样遇到事情,大家才肯听你的。”

    高德顺心口开始发疼。

    向北走过来,微笑道:“两位厂长,赠送仪式已经举行完,农场表扬信也已经交给黄记者,是不是可以把设备搬走了?”

    高德顺正要点头,常贵却截住他的话头,打着官腔,慢悠悠说话。

    “唉呀,向场长真是急性子。仪式搞完了先吃个便饭,黄记者也辛苦跑了一趟,有些细节还要问问清楚呢,是不是?”

    黄记者心领神会:“是啊,我这里还有不少问题呢,不如大家坐下来聊聊?”

    向北看出来了,常贵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敢在他面前来这一套,那就不要怪我们心狠手辣!

    向北笑得意味深长,对汪晓溪说:“汪主任,你在德县饭店订一桌,今天中午好好陪卷烟厂几位领导、黄记者喝几杯。

    工农结合这条路,咱们一定要好好地走下去!”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苗靖

    为了稳住常贵等人, 这一桌酒吃掉秀峰山农场一个月的公关支出。

    陶南风没有参与应酬,与胡焕新在招待所随便吃了点小碗蒸菜。如果让她参与那样的酒局,她真怕自己会挥拳直上, 打得常贵鼻青脸肿。

    结帐的时候, 汪晓溪心疼得手直抖。

    常贵满嘴油光,心满意足地拍了拍微微突起的小腹:“向场长是个明白人,等黄记者的新闻稿有了好的反响,随时过来拿设备,我给你们留着!”

    高德顺是个实诚人, 握着向北的手直道惭愧。

    “对不住,我是个无用的人。书生意气, 自以为可以凭专业能力带着卷烟厂走向辉煌, 却不料……”

    却不料连个副厂长都比自己有权威,却不料自己会被架空到这个地步。厂长,呵呵, 自己哪里还称得上是个厂长!

    这些话高德顺说不出口, 说出来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无能、无用。

    向北知道高德顺在大学里学的是农学、烟草专业, 这可是极为难得的专业人才。

    他握着高德顺的手, 沉声道:“专业人才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您这是俗事缠身, 无可奈何。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 您如果相信我, 不如互相帮助一下?”

    “互相帮助?怎么帮?”

    听到高德顺的话, 向北没有马上回话。

    他转过身与常贵挥手道别:“常厂长, 您说的话我都记在心上, 三天之后登门造访。”

    常贵得到向北这句话, 哈哈一笑, 欢喜离去。

    看着常贵等人离去的背影,向北这才看向高德顺:“我帮你扳倒常贵,你帮我们办烟厂。”

    高德顺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扳,扳倒常贵?他可是德县本地人,上至革委会,下到供电局,到处都有他的熟人!”

    干过一次斗垮焦亮的事情之后,向北对权力斗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你这样……”他在高德顺耳边说了几句话。

    高德顺一直保持着惊愕的表情,抬头望着饭店天花板,半天才说了一句话:“狠!”

    对比向北,高德顺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一步步被架空。

    向北知道陶南风不喜权力斗争,没有让她参与斗争过程,只时不时向她汇报一下事情的进展。

    魏民带保卫科的几名小伙拦截住杨猛、孟杰,一顿拳脚之后,审问出常贵与革委会主任之间的牵扯;

    毛鹏在高德顺的带领下悄悄进入常贵办公室,找到他与革委会主任之间联系的证物,由周林虎送到革委会副主任家中。

    革委会副主任早就想夺权,拿到证物欣喜若狂,立马开始组织人马批.斗主任,顺便把常贵拖下了水。

    革委会的小将们斗争经验极其丰富,一旦被盯上那简直如附骨之蛆,常贵想尽办法想要翻身,无奈证据确凿,只得乖乖就范。

    由常贵一条线,扯出一群贪官。

    高德顺实名举报常贵借购买d国进口设备为由做假帐、贪污,将收集来的证据直接交到公安部门。

    德县公安局局长带队进厂,开始对常贵团队进行全面审查。

    两条线齐头并进,不到两周常贵团伙倒台。

    曾经嚣张不可一世的常贵面如土色,被革委会的人斗他还不怕,只需吐点好处、让些利益出来,关上几天依然是一条好汉。

    可是公安机会不一样,依法受贿罪名一旦成立,那就再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在问讯室见到高德顺,常贵死死抓住他,哀求道:“老高,老高,我们共事多年,何必苦苦相逼?我认罪,我都认,只求留我一条小命……”

    高德顺没有说话。

    在他身后站着一道高大的身影。

    常贵忽然明白过来,抬手指着向北:“是你,是你对不对?”

    原本一切都很好,自己将卷烟厂牢牢掌控在手中。一切都是从向北出场之后,常贵掌控的世界突然摧枯拉朽般败落。

    只不过,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为难了一下秀峰山农场,就下这样的死手?

    常贵仿佛被抽了筋一般瘫坐在椅中,仰头看着向北,嘴里喃喃道:“你,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向北眼神冰冷,站姿挺拔,对德县公安局任局长说:“此人贪污数额巨大,绝不能轻饶。”

    任局长恭敬地敬了一个军礼:“是!连长。”

    尖刀连训练出来的军人,复员之后大多进入地方上的公安局、武装部等单位,六、七年下来,良好的军事素养让他们迅速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任局长曾经也是向北手底下训练出来的兵,对他依然尊敬。

    常贵见此情形,颓然坐倒,悔不当初。

    怎么就猪油蒙了心,非要与向北作对?那旧设备他们想要拿去就是,何苦来得罪这么个煞神!连公安局局长都尊称他一句连长,常贵拿什么和他斗?

    故事听到这里,陶南风笑靥如花:“该!那常贵那么嚣张,让他到监牢里去反省。”

    忽然想到在卷烟厂被那什么猛哥、杰哥挑衅的故事,问向北:“那两个动手的工人后来怎么样了?”

    向北将她的拳头包在自己手掌之中,声音温柔:“他们被高厂长开除了。”

    陶南风笑得更开心了:“哟,高厂长终于立威了。”

    在向北的帮助下,高德顺掌握实权,提拔几名心腹,对卷烟厂进行整肃,与向北成为莫逆之交。研究员、技术员、熟练工人、设计图纸……只要是秀峰山农场需要的,德县卷烟厂都全力支持。

    吃过梅先生的膏方之后,郑青媛的身体一天好似一天,高德顺夫妻俩内心感激不尽。

    整顿好一切之后,接下来向北带着周林虎往省城跑烟厂手续。陶南风则派人接了父亲过来,陪着父亲一起猫冬。

    陶守信住进场部二楼东头宿舍,那里曾经是焦亮的住处,房间宽敞而舒适,桌椅板凳一应俱全。

    汪晓溪在一楼为陶守信准备了一间单独的办公桌,门口挂了块牌子:专家工作室,每个月给他开出一百块钱的专家津贴。

    陶守信不肯要,汪晓溪说陶守信帮着做农场规划没有收费、做茶油包装设计也没有收费,不能让专家白辛苦一场,就当是支付设计费。

    陶守信原本只是想帮帮女儿,没想到会收到农场真金白银的感谢。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开始为卷烟厂设计品牌与包装。

    ——秀峰,这个品牌正式亮相。

    商标是一座青悠山峰,那是秀峰山最高的罗汉峰。蓝天、白云、青峰,烟盒颜色清雅,让人一见惊艳。

    有德县卷烟厂测绘数据为基础,陶南风顺利完成秀峰山卷烟厂的平面设计,与父亲一起进行选址,将烟厂选在近水源的一座山头。

    第一,避免烟草粉尘污染;

    第二,环境处理方便;

    第三,原材料获取快速。

    为了保证农场建筑外立面的一致性,陶南风摒弃了德县卷烟厂白墙、波纹瓦屋面的网架厂房设计方案,采取清水砖墙、小青瓦屋面,与绿水青山相映衬,有一种别样的朴素之美。

    看着眼前一半茶树、一半烟叶的山头,就连陶守信都夸了一句:浑然一体,质朴天生!

    --

    “回来了!向北回来了!”

    当向北的吉普车开进场部大院,办公室里工作的人都跑了出来。

    向北迈步下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穿着藏青色长棉袄的陶南风。

    陶南风站在廊下,微笑而立,寒风拂动她额前的碎发,眸光潋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向北慢慢向陶南风走近,还没行得几步,一个人从车里跳下来,快步抢到前面,冲着陶南风伸出手作势要握,咧嘴一笑。

    “陶南风,好久不见!”

    陶南风抬眸一看,却是苗靖。

    苗靖穿一件军大衣,体态修长英挺,眉眼俊朗,一笑便露出雪白的牙齿,看着阳光热情。

    陶南风没有与他握手,只点了点头:“苗靖,你好。”她的目光从苗靖脸上轻轻掠过,如蜻蜓点水,直直的望着向北。

    嘴角微微上扬,她越过苗靖,迎向半个月没见的向北,将手掌与他的相合:“回来了?”

    陶南风与向北四目相望。

    眼前万物皆已退却,只有这个人在熠熠生辉。

    苗靖讨了个没趣,自我解嘲地收回想要与陶南风相握的右手,摸了摸鼻子,转而望向陶守信。

    “陶教授是吧?您好!我是苗靖,向北的战友。”

    陶守信礼貌微笑,与他握手:“你好。”

    向北拉着陶南风过来,关切地询问陶守信:“陶叔,在山上住得还习惯吗?”

    陶守信的笑容温和而亲切:“挺好的。”

    陶教授向来有一说一,不说客气话。他说挺好,那就是挺好。

    他一月底来到秀峰山,这里宰年猪、做腊肉、发过年物资、储存大白菜,酝酿过年的氛围,让陶守信觉得很新鲜。

    陶教授以前沉迷工作,整日里不是上课就是做学问、做设计、参加项目评审,总差一点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来到这个民风淳朴的秀峰山农场,从骨子里生出一股愉悦的慵懒轻松,恨不能天天窝在这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