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羞色骄妻替嫁后在线阅读 - 羞色骄妻替嫁后 第80节

羞色骄妻替嫁后 第80节

    *

    次日天还没亮,苏景玉换上一身素白的袍子,与苏天寿一起将子溪的遗体送回鲁国公府。

    锦瑟服侍子溪多年,昨夜抹脖子随主人去了,她陪着嫁进陈府,如今已是陈家的人,尸首也一并送回陈府。

    陈鸿举昨日便派人出京告知陈勉这一噩耗,让他尽快赶回来筹备丧仪。

    陈府内院已经挂上了白色的灯笼,不论主仆俱是潸然泪下,一身缟素,哀悼这位嫁入府中不久,善良温顺,落落大方的少夫人。

    子溪怀着身孕死在定远侯府,苏家必然要给陈家一个交代,她心口的伤一看便知是被利器所致,根本瞒不住人,何况府里人多嘴杂,难保日后不会将真相泄露出去。

    苏天寿端坐在陈府大堂,铁青着脸,面对着陈鸿举拉不下脸来致歉,何况子溪只是个晚辈。

    苏景玉代为下跪赔罪,照实称父亲与孟氏争吵,子溪上前劝阻时才被伤到要害。

    苏天寿为人冷漠,与夫人感情不睦在朝中人尽皆知,陈鸿举为子溪与未出世的孙儿痛心,对苏天寿反感之余,越发对苏景玉另眼相看,欣赏他坦荡磊落,勇于担当,不畏人言。

    子溪过世惊动了皇帝李亢,准予陈勉放下手中的差事立即返京。

    半月之后,京城的积雪早已经融化的干干净净。

    鲁国公府香火缭绕,白幡遍地,哭声震天,掌心大的白色纸钱遮天蔽日,随着寒风四处飘散,像是下雪了一样。

    子溪的棺木沿着十里南亭街出京,在一片哀乐声中入土为安。

    墓碑立起的那一瞬,漫天纸钱再度纷飞,逢月凄然看着子溪的名字,扑进苏景玉怀里哭的泪流满面。

    不远处,陈勉穿着丧服走来,肩上斜披着一层哀丧的黑纱,消瘦的脸上尽是悲意。

    逢月擦干眼泪颔首致意,苏景玉歉疚地拱手:“陈勉……”

    “苏兄不必如此,我知道你尽力了。子溪生前曾对我说过,她最信任的是表哥,最亲近的是表嫂,她在天之灵也会想念两位的。”

    陈勉眼里泪光闪烁,低头缓了缓情绪,又道:“苏兄,我同子溪一起叫你一声表哥,我已经决议今生永不再娶,守着子溪的亡灵,只求来世还能与她结成夫妻,再续前缘。”

    逢月蓦然转身跑开,蹲在子溪的墓碑前痛哭失声。

    她的幸福才刚刚开始,就被一场积怨已久的盛怒牵累的香消玉殒。

    回到苏府那夜,子溪与她坐在床上私语,说陈勉待她很好,只是不善言辞,若是子溪在地下听见他方才的告白,一定会很感动吧。

    真的有前世今生吗?她曾经怀疑过,不过在这一刻她愿意去相信,祈祷着他们两个人来世还能相守在一起。

    丧仪持续了一整日,逢月的眼泪几乎流尽,回府时已是入夜。

    十七岁的生辰,没有湖光月色,更没有画舫行船、洞房花烛。

    白日里的哀痛久久挥之不去,苏景玉掀开被子迎她入怀,她从床上挪到极乐椅上,缩在他怀里抱着他。

    这是她有生以来最难受的一个生日,好在有他陪在身边。

    过了今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大肥章,自夸一下,哇哈哈(*^__^*)

    第100章

    两天前,孟氏和楚妈变了形的尸首被抬出府外,苏府大门上的白灯笼走过场似的挂了不满三日便撤下,下人们还沉浸在不明所以的压抑与恐惧当中。

    顺子一早站在房门口等着苏景玉出来,他知道主人护着他,否则他那日在佛堂里听见孟氏哭诉苏天寿不能被外人知晓的秘事,怕是会落得与楚妈和锦瑟同样的下场。

    他早就把苏景玉当成兄长一样敬重与依赖,说不上多感动,只觉得心里暖暖的,担心他昨夜从子溪的丧礼上回来内疚痛苦,太晚又不方便打扰,今早天没亮就起身,想过来看看他。

    “世子啊……”

    苏景玉穿着一身奶白色的缎面棉袍从房里出来,看着他孩子般小心地试探,哂笑着挑唇:“去,叫昆叔晚点来见我,我有事找他帮忙。”

    顺子见主人精神尚可,咧着嘴笑开,想想又觉得吃味,不满道:“世子啊,有啥事您直接吩咐顺子得了,找昆叔帮什么忙?”

    苏景玉也不瞒他,微倾着身子小声道:“因为他就是左手刀。”

    顺子惊得瞳仁剧震,八百个念头在脑海里相互打架,一时间呆若木鸡。

    *

    数九隆冬,富隆西街依旧热热闹闹。

    苏景玉久未出诊,赶来泰安堂打听苏大夫的病患越来越多,纷纷挤得满头大汗。

    有个来抓药的眼尖,瞧见定远侯府门上挂着白灯笼,吆喝说苏大夫府上正忙着办丧事,病患们只得先回家去,等过些日子再来。

    也有搞不清楚状况的,问起苏大夫家在何处,想去他家门口堵他,实在不行就赖着不走,听说他是定远侯世子,吓得脸都绿了,掉头便跑。

    苏景玉边喝酒边看着楼下的盛况,看似悠闲,神色却淡淡的。

    崔荣锦知道他为子溪的死内疚,也不急着说话,只陪着他对饮。

    半晌,苏景玉将孟氏当年用平杀落艳毒害他的经过毫无保留地告诉给他。

    崔荣锦怒拍桌案,手上的翠玉扳指咔吧一声断成两截,“十年的苦难,一整年的追查,原以为是皇帝下的手,到头来竟是被那个毒妇所害!”

    苏景玉酒气上涌,靠在椅背上笑的漫不经心,“话虽如此,皇帝和祁公公也并不无辜,若不是孟氏先他一步,或许你我就没机会坐在一起喝酒了。”

    祁公公,他眸色微变,修长的手指贴着酒杯边沿划过。

    崔荣锦听说了孟氏过世,知道苏景玉与她不睦,别说丧礼问候了,见面时只字都未提,得知真相后更是恨她入骨。

    可孟氏毕竟是苏府中人,言语太过又不好,嘘声骂道:“妈的,死的好!”拎起酒壶给两人都倒满,自顾着仰头一口灌下。

    苏景玉懒懒地抬眸打量他,感慨这一年来崔荣锦冒着风险帮了他太多,其实又何止是这一年,离开京城十年,都是崔荣锦在帮他祭母尽孝。

    从小到大他经受了太多苦难,好在能结交他这个兄弟,感激的话太轻,轻到说不出口,端起酒杯向前一送,下巴微抬,“敬你!”

    崔荣锦自己倒满了酒,与他重重地碰了杯,心里翻江倒海。

    太医院的吏目周川被查到私自调阅、外传皇家病案,有图谋不轨之嫌,昨日已被捉拿下狱,若是旁的罪名他还能破财免灾,可这档子事实在不容易压下。

    祁沐恩主理此事,下令严刑拷打,上面也分明是想拔出萝卜带出泥,纵使他花了重金协调,周川若是经不住刑讯供出他来,那罪名必定是他无法承受的。

    苏景玉近来忙着应对府里的变故,对此事全然不知更好,不管怎样,都绝不能把他也牵扯进来。

    酒杯落下的一刻,崔荣锦恢复了嬉闹的神色,故意打趣他:“兄弟,画舫你还用不用?你若是再不赶紧的,过了三九再冷上几日,碧波湖边上可要结冰碴了!”

    苏景玉微红的脸上有了笑意:“用,七日之后。”

    崔荣锦嘴里啧啧两声,“要说还是你会玩儿,都成亲快一年了,还跟夫人搞个洞房花烛来回味!”

    说着向前凑近些,指背在苏景玉胸口拍了两下,贱兮兮道:“我最近又找来些新鲜玩应,都给你放在仓室里,悠着点,可别把身子折腾坏了,实在不行我把补身的药酒再给你备上几坛。”

    苏景玉讪笑着撇开脸,端起酒来喝下。

    此时的富隆西街上,祁沐恩远远望着泰安堂的方向,冬日的冷光照在他苍白的袍子上。

    殷轨微凸的双眼邀功似的看向他,志得意满地翘着嘴角。

    *

    腊月中,天气严寒。

    年根上,百姓们忙活了一整年,纷纷开始置办年货,唯有三两个人顶着寒风在碧波湖边闲逛。

    路两旁的垂柳叶子落尽,光秃秃的,远处尚有不少四季常青的树木。

    湖面上残荷零落,风景不及盛夏,却有一种远离喧嚣的恬淡之美。

    逢月裹着件杏色的小袄,挽着苏景玉的胳膊悠闲地拨弄路边的柳枝。

    上次来游湖还是端午,湖边热热闹闹的,摊贩们叫卖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还有表演杂耍的,相比之下,今日着实冷清了些。

    “要是有卖吃的就好了!”

    逢月随意惯了,不论冬夏,顶着风吃东西是常事。

    苏景玉不可思议地看她,感叹她如此娇小的身子骨还真是抗造,来月事也不见她肚子疼,若是别的姑娘不知道会折腾成什么样子。

    欣幸之余又缺少了几分成就感,自己满满的疼惜、高明的医术都无法尽情展现。

    睨着她笑道:“嘴馋!忘了你端午那日吃花生糕长了满脸满身麻子了?”

    如他所想的那样,逢月完全没有被那日林玉瑶和姜姃的暗算影响心情,反倒兴奋地捏了捏他的手臂:“景玉,我如今能吃花生了吗?”

    那次苏景玉为她施针、擦药,还让她喝了几日的汤药调理身子,反问她以后想不想吃花生,他应当是有办法的。

    苏景玉眼波一转,手臂揽上她的香肩:“要不你试试,大不了今晚再扎上几针。”

    逢月不停摇头,“那还是算了!”

    想到之前在他面前宽衣解带,她仍旧脸颊发烫,今晚将是他们真正的洞房花烛夜,她就要与他坦诚相见,不免有些心慌。

    苏景玉看着她低头抿嘴的样子,逗她道:“怕什么,我下手很轻的,又不会疼。”

    “怎么可能不疼?我……”

    逢月蓦地抬眼,她一心想着今晚的场景,还以为苏景玉说他那时候会很轻,不会让她感觉到痛苦,脱口而出后才察觉到不对,羞的面红耳赤。

    偏偏苏景玉拉她入怀,不依不饶地补了一句:“我是说施针,想什么呢你?”

    逢月恼羞成怒,身子紧紧绷着,执拗了片刻就软软地靠在他怀里,克制少女的慌乱,盼着太阳西落,憧憬着与心爱之人如梦境中那样合二为一。

    苏景玉刀裁般的下颌贴在她发顶上,轻柔地抚摸她的脊背安抚:“放心吧,我会很温柔的。”

    话一出口又觉得过于严肃,竟像是今晚要对她用刑一样,歪着头看着她的眼睛调笑:“包您满意!”

    逢月面颊更烫,垂目避开他的视线,指尖贴着他胸前滑腻的大红色衣料向下,摸着他腰上绣满鱼形玉佩的腰封,娇羞地呢喃:“好像你多有经验似的。”

    苏景玉尴尬地眨眼,在心里将拂风那个嘴没把门的老道士咒骂了一百遍,单手叉在腰间,不服气道:

    “你夫君可是十二岁就会试夺魁的天选之人,学做这种事自然不在话下,书我看得多了!”

    逢月眼底含笑,向四周瞟了一圈,极快地踮起脚尖吻上他的唇,四目相对,温情满满。

    黄昏时分,一座三层高的画舫缓缓泊在湖中央,另有一艘小船从上面放入水中,顺子荡着双桨划向岸边,将逢月与苏景玉接到画舫上。

    二层的仓室里备好了晚膳,还有逢月爱吃的桂花糕,各式美酒更是应有尽有。

    苏景玉见识过逢月的酒量,当即让顺子撤去,免得她又喝多了,辜负了难得的良辰美景。

    三层卧房的布局与东院主屋相近,外面风不大,画舫行的又慢又平稳,几乎感觉不到此刻身在湖上。

    内室里的梨木鸾床又宽又大,枕被及幔帐都是如新婚那夜一样的大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