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鸡飞狗跳大杂院在线阅读 - 鸡飞狗跳大杂院 第211节

鸡飞狗跳大杂院 第211节

    “要经常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大妈啊!”

    “有时间我们会去你家坐坐的……”

    “团子、圆子,不要忘了我们啊……”

    大人们那些失落的叮嘱还没说完,就被孩子们这样的童言童语给逗笑了。

    气氛一下子从微微的伤感变成了欢乐的送别。

    货车缓慢加速,等过了胡同的拐弯处,将会进入主干道。

    白棠在货车拐弯前,最后看了一眼不远处静静伫立着的大杂院。

    这座大杂院,见证了自己从农村嫁进城里的惶恐、结婚生子的喜悦、知道丈夫出事后的绝望、振作起来后的精气神,以及后面许许多多的奋斗的故事。

    而大杂院里面生活的这些老邻居,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那些酸甜苦辣的记忆。白棠觉得这是以后的四合院生活不会再能体会到的。

    生活是向前的,但白棠觉得自己不会忘记,曾经生活过的大杂院。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

    许许多多的回忆交织在脑海,最终成为美丽的回忆。

    当大货车驶入主干道后,白棠重新坐直了身体直视前方。那里,有她的未来正等着她去创造。

    第84章 满月宴

    “要一个酸菜包、一个叉烧包还有两个大馒头。”

    “豆汁儿给我来一杯。”

    “我要豆浆不要豆汁儿……”

    ……

    这两年以来, 这是白棠几乎每天早上都能听到的声音。

    宽敞明亮的屋子里,有一扇大大开着的窗户。不同于现在流行的双开门玻璃窗。这扇玻璃窗是一体向上弹射的玻璃窗。

    这样的设计,方便让玻璃窗台这里成为一个简易的售卖平台。

    而白棠从后院过来的时候, 就看到窗外站了不少人。每个人手里都攥着钱票,朝窗台里面喊着要买的早饭种类。

    而两位帮工大妈则是忙碌地给客人拿吃食收钱。

    白棠见到这个情况, 干脆上去帮忙。从蒸笼里拿出早点, 装袋,收钱。动作干脆利索,一看就知道熟练程度有多高。

    等这一波客人走了后,白棠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准备待会儿拿些早餐回后院给家人吃。

    这个时候,刚刚忙得不停手的孙大妈也坐了下来, 长长舒了口气:“白棠, 咋周末还那么早?”

    今天是周末, 平时这个时候白棠一般都会晚点过来前院卖早饭的窗口。不过,因为今天一家人要出去走亲戚。所以白棠就提早过来了。

    “这不是待会儿要出去吗?我怎么觉得,今天好像来买早饭的人更多了。”

    “可不是嘛!”听到白棠的话, 另一头忙着整理刚刚收到钱票的邱大妈插了一嘴。

    “白棠你是不知道。前头那家早餐店今天没开门。这不,大伙儿都涌到我们店里来了。”

    自从两年多以前搬到这座二进四合院后。她们现在所在的前院,就被白棠改建成为一个家庭式的小饭馆。

    小饭馆的规模不大,主要是在两间房子各自放了四张八仙桌。一次能接纳的客人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前院一共有四间屋子, 两间做了给客人吃饭的包厢外, 剩下最角落的一间面积做大, 作为大厨房使用。

    而大厨房跟包厢之间面积最小的这一间, 就是她们现在所处的屋子, 则成为一个售卖早点的窗口。

    这个窗口仿照以前大杂院的小隔间, 每天早上从敞开的窗户对外售卖各种早点。

    从包子、馒头这些面点, 再到豆浆油条豆汁儿这些传统早饭。白棠这里都有卖。

    等到早饭的时间过去后, 这里就会改卖各种吃食。

    大部分时候是各种卤肉、盐焗鸡鸭鹅等等熟食。小部分时候会售卖一些汤汤水水。

    别小看这个窗口。

    因为每天基本上没有关闭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白棠手里目前最赚钱的产业。

    至于本来作为主业的小饭馆,总收入对比起熟食间,就显得有点打不过的意思。

    当然,主要的原因有很多。白棠也没在意。反正每天能做做美食卖卖,就已经很满足了。要赚大钱,还是从别的地方着手。

    “那家店居然不开门呢?她家不是挺有客人光顾的吗?”

    邱大妈口中的那家早餐店,就在他们这一条街区最角落的一家。但别看人家最角落,但因为就在街区尽头那间小学门口,卖啥都很好卖的。白棠没想到对方还舍得关门。

    邱大妈听到白棠的问题,耸耸肩:“那就不知道了。客人就说今天那家店直接不开门。”

    两人说话间,白棠起身拿了八个酸菜肉包、两个大馒头,以及一大壶豆浆,准备先会后院。

    当然,拿完东西后,她走之前喊负责收钱的邱大妈记账。

    别看是自己的店铺,白棠想要规范一点。无论是谁去店里那东西,都得记账。就是她这个老板,同样不例外。

    后院里,何天成刚给羊圈的食槽加了草料跟水后,看到白棠提着一堆早饭进来。赶紧去水龙头那洗了把手。接过白棠手里提着的东西:“怎么去了那么久?今天很多客人吗?”

    白棠甩了甩胳膊:“说是学校门口那间卖早餐的店关门了。不知道是不有事今天不卖了。对了,团子跟圆子起床了没有?”

    白棠说着,朝东厢那边看了看。

    自从搬到这里后,孩子们就跟他们夫妻两人分开住了。

    后院正房一共有三间,他们夫妻两住在正房靠东边的一间。正中的那一间正房作为堂屋使用。而靠西边的那一间屋子,则是白棠夫妻两人共用的书房。

    至于两个孩子,则是住在东厢房。东厢房刚好有两间,团子、圆子一人一间刚刚好。至于两间西厢房,目前是作为客房使用的。

    “起来了,刚洗漱完回屋里去了。估计在换衣服。”

    今天是80年的第一天,冬日时分,气温挺冷的。但是今天的天气好,太阳早早出来了。打在人身上十分舒服。

    夫妻两人提着早餐进了堂屋,趁着早餐还热着,赶紧喊两个孩子出来吃。

    “吃完饭后,我们先去你奶奶家送东西。之后还得去你大姨家一趟。待会儿记得戴好围巾被着凉了。”

    虽然一月份的天气不算是最冷的时候,但白棠还是像全天下的妈妈一样,总觉得自己的孩子穿得不暖和。

    何天成笑眯眯地看着白棠叮嘱孩子,也不吭声。

    早饭过后,一家人收拾妥当,拎着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就准备出门。

    趁着何天成给垂花门上锁的时候,白棠又去前院的熟食间,跟邱大妈、孙大妈交代了两句。

    “我今天应该会晚点回来。小饭馆不营业的牌子我待会儿挂在大门口。你们两卖完早饭,把今天的款点清楚。我婆婆大概十点半会过来收款跟锁门。今天剩下的时间,你们就好好在家里休息。”

    孙大妈跟邱大妈点头:“没事!我们跟你婆婆熟得很。她要是没时间过来,把款子送过去都可以……”

    大妈们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白棠也跟着笑出了声音。

    孙大妈跟邱大妈都是大杂院的大妈。其中,白棠做辣椒酱那会儿,就请孙大妈当过帮工。后来搬到四合院后,孙大妈也跟着过来继续干活。反正,从集资楼那坐车过来,也就十多分钟而已。

    有了白棠这份稳定的工作,孙大妈这两年攥了不少钱。加上家里人其他人赚的,已经把欠陈大妈的五百块钱还清了。

    至于邱大妈,是去年才过来帮忙的。她本来有一份工厂流水线的工作,收入很稳定。不过去年那个工厂出了问题,最后不少工人的工资付不出来。邱大妈没有办法。不到四十的年纪,就跟厂里办了内退。

    之后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干脆来白棠这干活了。

    白棠是很喜欢邱大妈这个人的。不说平时干活利索,而且还会做些简单的记账工作。着实减轻了白棠不少的工作量。

    反正,目前她这个小饭馆,就这么两个帮工。

    她们平时除了帮忙卖早饭外,还会在中午跟傍晚,客串小饭馆的服务员跟择菜员、洗碗员,反正是身兼数职。

    至于小饭馆的厨师,目前只有白棠一个人。

    因为规模弄得不大,在小饭馆这一块的业务上,大家其实都不怎么忙碌就是了。

    从四合院走路到婆婆家的小院儿大概需要十分钟。

    对比起前几年,这两年路上的人明显增多了不少。这跟前两年的市场开放,经济开始高速发展有关。

    当然,两年前大批知识青年返乡,也让城市增加了不少人口。

    这些人回到城里后,有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成为了走街串巷的街溜子。但更多的人开始学着去练摊儿赚钱,着实出现了不少万元户。

    白棠合作的一些供应商,就有这样踏实肯干的返乡青年。

    “怎么样?外面冷吗?”

    一进到老李家,正在吃面条的婆婆石香叶看到大儿子一家。乐呵呵地问道。

    何天成摇头:“今天太阳出来得早,倒是不会。妈,天林呢?”

    今年将要上初中的李天林,这会儿正在自家的屋子里面捣鼓着东西。听到大哥喊自己,小少年李天林从屋里出来就喊大哥大嫂。

    而团子、圆子两个孩子,一如既往地跑去黏着小叔叔。

    “妈,待会儿我们就得去我大姐家一趟。麻烦你十点半去一趟家里,帮我收款跟锁门。”

    石香叶偶尔会帮白棠干这事儿,十分自然接话:“行,我会准时过去的。”

    说着,石香叶忽然想到:“对了。你大姐好不容易得了个孙子。你过去的时候,帮我也带一份礼。礼我已经准备好了。”

    石香叶说着,示意边上坐着的李惠明帮忙把礼物拿过来。

    “妈,不用……”

    “要的要的。怎么着也是你大姐。咱娘两的关系又这么亲近。”

    白棠的大姐白来娣两年前娶了大儿媳妇。之后这大儿媳妇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白棠知道得那么清楚,是因为自己帮着大姐买红布,对方就经常给她送地里的产出当回报。

    来往多了,白棠自然也就听到了些事儿。

    不过她大姐就不是个苛刻的,也没多说啥。现在好不容易孙子出生,摆满月酒。白棠想着最后还是过去一趟走走。

    那头,李惠明把石香叶准备的满月酒礼物拿了出来。是一块白色的纯棉布。这样的布料做孩子的贴身衣服是最好的。

    而何天成也把今天带过来的一份东西递给了李惠明。

    他们今天之所以走亲戚前,还特意过来一趟。不止是为了请石香叶收款锁门,也是想着给他们送这礼物。

    礼物是一包从广省那边带过来的花胶。据说这个东西炖汤喝,对女人很滋补。花胶是白棠昨天从那个车队壮汉,也就是洪大金那里买来的。

    当时,洪大金弄来了一百多斤上好的大花胶。白棠想也没想,一下子就要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