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在线阅读 -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963节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963节

    尤其是关于图书馆和食堂之类的细节,必须得重新拿出一个章程。

    陈江海随即又问道:“关于上次财政流程的事,你们办的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陈江海还是比较关心的。

    流程走的快,就意味着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岳宏盛早有准备,直接汇报起进展情况。

    在得到陈江海的指示后,岳宏盛第一时间找来了廖羽彤,交代了相关要求。

    廖羽彤也是立马开始研究方案了。

    从银行出来的廖羽彤,自然知道审批流程的繁琐。

    只要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精简优化的话,确实可以节省出很多的时间。

    想要网络化办公,这第一步自然是接上网络。

    现在大部分还是使用拨号上网的方式,用了网络就代表电话用不了。

    对于拨号上网的费用,是按小时来计算的,大概四块钱一个小时。

    秋海全体员工都用上网络的话,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说到这个时候,岳宏盛有点欲言又止。

    陈江海不由得笑道:“怎么?又心疼钱了?”

    “陈总,这样花销实在是太大了。”岳宏盛有些尴尬的笑了下,然后坦白道。

    陈江海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岳宏盛的性格所致,也不怪他。

    “宏盛,在花钱这一块,你要试着大胆一点,该用的千万不要省。”陈江海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岳宏盛自然是不敢接话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岳宏盛也是知道自己的老毛病,反正陈江海都已经摆明了态度,听他的肯定没错。

    实际上,在大钱方面,岳宏盛向来是一点也不吝啬。

    比如说梁浩洋之前要升级科研中心,一下就是二千万。

    这笔钱,岳宏盛是一句话没说,直接批了下去。

    现在这点宽带费用,岳宏盛却开始斤斤计较。

    这是个缺点,也很难改变了。

    况且随着秋海整体规模的扩大,以后从岳宏盛手上过的钱,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真的大手大脚,不以为然的话,那很容易出纰漏的。

    所以谨慎点也是有必要的。

    陈江海跟着又拍了拍岳宏盛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两个字:“加油。”

    岳宏盛定了一下心神,继续汇报工作。

    这第二步的话,肯定是需要制作相对应的财务工作软件。

    “找到人了吗?”陈江海问道。

    岳宏盛回答道:“已经找了一个软件开发公司,正在设计制作。”

    陈江海点头道:“做好给我看一下效果。”

    岳宏盛赶紧答应下来:“好的,陈总。”

    说完这些,陈江海不再发问,微微闭目养神。

    ……

    第二天,关于秋海希望小学的报道,就出来了。

    看着报纸上那所希望小学,很多人都震惊了。

    这还是山区的希望小学吗?

    就算是跟市区的小学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所有人现在才知道,秋海在无声无息中,又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中一篇报道,详细的为大家描绘了这所小学的全部细节。

    图书馆,食堂,这样的配套设备,只能用豪华来形容。

    一些大城市的中学部,都不一定有图书馆。

    《秋海,一个温暖的企业》。

    《秋海,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论企业的担当和责任》。

    这些文章,都大大的赞扬了秋海的行为。

    大部分的记者认为,秋海的这个行为,是真的为当地的山区在做事情,是巨大的善举。

    《关于希望小学,秋海还有后续一系列计划》。

    《这是秋海的第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会是最后一所》。

    这两篇报道,主要是讲了陈江海对未来希望小学的规划。

    看到这里,所有人都很佩服秋海,佩服陈江海。

    不管怎么说,陈江海的这些行为,都是切实的在为山区的儿童谋福利。

    《秋海捐赠大量书籍,承担食堂全部费用》。

    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对秋海竖起了大拇指。

    建一所小学,要花很多的钱。

    但这是一锤子的买卖,钱花了就花了,不会再有后续的开销了。

    可要承担学校食堂的费用,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饭菜做的不好,这是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

    可要是花钱太多,这一两年的还无所谓,可是十年,二十年呢?

    现在是一所,以后可能是十所,二十所。

    这些花费加起来,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要是一般的企业,当然是无法做出这种承诺。

    也就是秋海家大业大,才敢这么做。

    第1071章 自作孽不可活

    大部分的媒体,对于秋海的行为,都是抱着认同的态度,甚至为其大唱赞歌。

    秋海作为西江最大的企业,获得了各种各样让人亮瞎眼球的成绩,可以说是个民族英雄一样的存在。

    甚至有媒体认为,秋海的这些行为,可以成为国内企业做慈善的一个表率。

    在秋海的影响之下能够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类似的慈善事业之中,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能够享受到学习的权力。

    当初秋海发动的冷链计划,造福了很多的山区儿童。

    现在秋海的目标,又放在了山区儿童的教育事业上面。

    这样的行为,足以体现秋海的社会责任心。

    当然了,有人赞扬秋海的这种行为,就会有人表示质疑。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觉得人家在做好事,都是有所图的。

    这些人认为,秋海的这些行为,完全就是在作秀。

    一所山区小学,建的这么好,合理吗?

    秋海说,以后他们所建的这些小学,都要跟第一所的一样。

    在媒体看来,秋海这就是在说大话。

    在他们看来,山区里的小学,只要能上课就行了。

    还不如把有限的资金节约下来,多建几所,让更多的人受益。

    秋海嘴上这样说,不过就是在吸引眼球,哗众取宠,以后肯定不会再这么建。

    总的来说,还是那些无良小报,借着这件事,又在诋毁秋海。

    第二天,这些报道就出现在陈江海的办公桌上。

    “去把尹文涛和杜玉峰给我叫过来!”

    陈江海看完之后,沉声吩咐道。

    颜飞看到陈江海的脸色,立马就把两个人叫来了。

    看着一脸怒气的陈江海,两人是忐忑不已。

    尹文涛现在负责宣传部,而杜玉峰则是法务部的负责人。

    “文涛,你明天召开一个记者会,将秋海未来建设希望小学的计划,跟媒体那边透露一下。”

    陈江海扬手点将道。

    尹文涛恭声应道:“好的,陈总,我等下就去找岳总对接。”

    陈江海点了点头,随后扭头对杜玉峰说:“你们法务部也该干点活了,像这种无良小报,直接给我起诉,让他接法院传票!”

    说完,陈江海便将手中的报纸重重丢在桌上。

    杜玉峰顿时一个激灵,赶紧说道:“陈总,我立马去办!”

    这是大老板对自己有意见了,办事不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