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在线阅读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6节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6节

    姜氏眼里还湿润着在,闻言忍俊不禁,“真是个小馋虫。”

    傍晚时分,天边的火烧云燃烧得热烈,如同姜氏一家激动的心情。

    姜远发烧了开水,姜氏一回来便用开水给鸡褪了毛,帮姜月给剁好,再次确认道:“你真的会做红烧鸡?”

    姜月点点头,“我真的会,阿娘你就放心吧!”

    她在热锅里放了点油,再放点冰糖炒成糖色,鸡肉瞬间秀色可餐。

    姜氏都看愣了,“这加糖,却不放盐,能吃吗?”

    姜月哑然一笑道:“阿娘,你别急,待会儿就知道了,真的很好吃!”

    裴秋生一回家,便闻到了红烧鸡肉的浓郁肉香,不免有些郁闷:隔壁家的刘大婶家又开荤了,他们家什么时候能够吃上一口肉?

    他越往里走,扑鼻的香味便越发诱人,直奔他五脏六腑,引得他原本就饿了的肚子咕咕直叫。

    姜氏看见他,道:“秋生回来了,饿了吧?”

    裴秋生点点头:“嗯。”是饿了,但是对家里的稀饭还是没什么胃口。

    姜氏笑道:“饿了正好,今日阿月做了红烧鸡,马上就好了。你快洗个手,待会儿就开饭了。”

    裴秋生顿时双眼放光。

    第18章 我会挣钱供你读书

    裴秋生没想到今日居然有肉吃。

    他不禁问道:“今日家里是有什么喜事吗?”

    姜氏举着四根手指,挑眉道:“阿月今日卖木雕,挣了这么多。”

    裴秋生想起阿月说一个木雕二两的价钱,猜道:“四两?”

    姜氏惊讶道:“你居然猜中了。我那当家的,只敢猜四钱,”说完她又感叹道:“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我家阿月竟然这么能挣钱。”

    裴秋生也发自内心道:“阿月的手艺确实很厉害。”

    此时姜月正往锅里撒了一把葱花,红烧鸡肉最后一道工序圆满完成。

    厨房里传来她充满欢快的声音,“开饭咯!”

    默默在地上做棕榈编的姜远发似是半刻钟都不想等,直接放下了手中做了一半的棕榈凤凰,任由它散得七零八落,“走,吃饭去!”

    姜氏和裴秋生相视而笑,看来一家子都是馋虫。

    众人洗了手,准备好了碗筷,盛好了饭,便都坐在桌前,等着姜月过来。

    姜月捧着一盘亮晶晶、色泽红亮的红烧鸡肉放到了桌上,众人一下子围了过来。

    姜远发看着冒着滋滋热气的红烧鸡肉道:“闻起来就香,香了我快半个时辰了。”

    姜月率先给姜远发和姜氏各夹了一块,道:“阿爹,阿娘,快尝尝我的手艺。”

    姜远发笑道:“我女儿真贴心。”

    姜氏给裴秋生和姜月各夹了一块,“来,都吃!”

    众人都开始吃起来。

    裴秋生将鸡肉放在口中,只觉得满口飘香,一口咬下去,肉质鲜嫩,香味浓郁,咸淡适中,回味无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久没吃肉,他只觉得眼前的美味堪称人间极品,举世无双。

    “太好吃了!”姜远发第一个吃完一块,忍不住感叹道。

    裴秋生也点头赞同,“是啊,真好吃!”

    姜氏道:“我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哩!”

    姜月见众人吃得欢快,心里顿时觉得十分满足,眸中也溢满了笑意。

    她要多挣些钱,让大家都能经常吃上肉。

    第二天,姜月问起裴秋生是否要去学堂上学的事。

    裴秋生道:“我不太想去学堂。”

    裴秋生算了一笔账,他若是要准备科举考试,恐怕便不能日日抄书了。

    一个月可能只有休沐的时候抄两三天书,还要花时间完成课业。这么算下来,他以后一个月都挣不了一两银子。

    姜月问道:“为何?科举也是应试考试,若是有老师教更好一些。”

    裴秋生回答,“我在书坊听朋友说,普通学堂一年的学费得六两银子,还得一次□□清。我挣不了这么多,要不还是靠自学吧。”

    姜月一听他是在为银子犯愁,脱口而出道:“银子的事情你别担心。你放心,我会挣钱养你的,我供你读书。”

    姜月想着,若是她做的木雕能够一直有人买,不要说裴秋生的学费和考试了,哪怕养活一家子,都不是问题。

    裴秋生从心底里升起一股感动,姜月对他是真的很好。她从小到大过的都是穷苦的日子,好不容易挣了些钱,却愿意几乎都拿来给他读书。

    在她眼里,他是她的童养夫,她想对他负责,真心实意地为他好。

    可他不想做童养夫,更不想随意接受命运的安排。在他眼里,感情应当两情相悦、相互奔赴,而不是随便捆绑在一起等着日后或许日久生情,或许相看生厌。

    这与盲婚哑嫁又有什么区别?

    他既然想好了要离开,便不想亏欠姜家越来越多,更不可能花姜家或姜月的银子去科考。

    他仔细斟酌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自学考童生试一试,如若考不上,大不了再多等三年。

    至少自学备考期间,他还能天天抄书挣钱。

    因此他谢绝了姜月的好意,摇摇头道:“还是算了,不必破费。”

    姜月知道裴秋生如今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心安理得吃软饭的裴秋生,是不好意思花她挣的钱,而是想靠自己。

    她问道:“要不,我借你?”

    裴秋生:“借?”

    姜月点头道:“嗯,我借你。如果你还是不好意思接受的话,你再付我一分的利息,等你高中了有钱了以后还我,如何?”

    姜月心里其实不在乎利息不利息什么的,只是想说动裴秋生去学堂,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他眼里,裴秋生脑子聪明,天分高,又勤奋,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将来或许真有作为。

    裴秋生觉得这个提议不无不可,能付利息他也心安理得些,他沉声答应道:“好。”

    裴秋生想,他一定会尽快还的。

    姜月放下心来,还有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她要攒够裴秋生的报考费、给刘均半个月的租金、未来铺子的租金,林林总总下来有不少钱,她要努力加油了。

    待裴秋生去书坊后,她又开始做起了木雕。

    裴秋生去了书坊,今日是许谦玉休沐第三天,他今日只在这里待一上午,下午便要回学堂了。

    两人抄完书,裴秋生对许谦玉道:“我想好了,我还是去学堂学习。”

    他昨日已将决定考童试一事告知了许谦玉,许谦玉将他所了解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去上学堂的事情都跟他聊过。

    许谦玉问道:“这也就过了一晚上,你就改变主意了?”

    裴秋生点点头,“阿月她很会赚钱,她做的一个木雕可以赚四两,说可以借我银子。”

    “四两?!这么多!秋生你这是捡到宝了,”许谦玉打趣道:“姜月不仅性子好,生得美,如今还这样能养家,你可真有福气!你们俩迟早要成婚的,说什么借不借的。”

    裴秋生此时不好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只是笑而不语。

    许谦玉接着问道:“秋生你可想过去哪个学堂?”

    裴秋生摇了摇头,“我对此不太了解,谦玉兄可有推荐?”

    许谦玉笑道:“若是秋生没什么想法,不如跟我一起去思齐学堂?就在城南,那里接收考童生的学子,我一直是在这儿学的,离原来的巷子也不算太远,算是附近比较好的学堂了。”

    “而且,咱们俩在一起也有个伴儿。”

    裴秋生觉得可行,“那我何时报名入学?”

    许谦玉思索片刻道:“应是八月退暑之时,我明日问问夫子。到时候我向夫子引荐你,告诉他你要参加童试,他定想知道你基础如何,很可能要考你的学问。这一个月,你且准备准备。”

    裴秋生点头道:“知道了,多谢谦玉兄。”

    下午,裴秋生思及《大学》他已能全文默写,于是跟书坊的掌柜提出想抄写《中庸》。

    掌柜的一口便答应。

    由于他近来的字又有进步,加上一本《中庸》有三千五百余字,掌柜便给他定下了二百六十文一本的价钱。

    裴秋生感激道:“多谢文叔。”

    掌柜文叔道:“谢什么,年轻人前途无量,日后若是功成名就,别忘了老头子就是。”

    裴秋生行了一礼,诚恳道,“在下必不会忘。”

    裴秋生一边抄写,一边默记,一边听着系统在脑子里替他逐句翻译解析,每抄一句,便是新学了一句。

    若是想给学堂先生留个好印象,基础打得越牢越好。

    科考除了考四书,还要考五经,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内容之繁杂,不可估量。

    此外还要学习杂文、策论等等。

    哪怕不为着眼前的入学亦或是童试,光是想参加明年的秋闱,这些书都不仅都要背完,还要融会贯通。

    裴秋生突然觉得之前的进度太慢了,态度也过于悠闲。如今算起来,时间实在是很紧。

    他决定,一个月之内将四书熟读,但这绝非易事。

    且不说一本他以前没怎么学过的《中庸》三千余字需要学习个几天,便是他以前学过的《论语》,也不是一口气能背下来的。

    他也是最近学习时才知道,一本《论语》竟然有一万六千余字,原来他以前在课堂上只是学到了冰山一角的精华。

    而一本《孟子》更是有三万余字,他都没有读过几篇。

    若是给他半年时间,通读背诵默写定是不在话下,但是时间不等人。

    文言文功底在字数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太可怕了。

    他想到这里,便摈除心中所有杂念,专心致志的默记笔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