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在线阅读 -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71节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71节

    “那封公子希望茶楼生意好起来吗?”姜月问?道。

    姜月打听过,封璟名下产业众多,但他有事没事的时候依然喜欢待在?这个茶楼里?。原因很简单,他喜欢茶,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茶。因此即使茶楼的生意一直不愠不火,他也没想过放掉这个茶楼。

    不过他本?质上还是?个生意人,自然也是?希望茶楼能替他挣钱的。

    “当然,”封璟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不然我会花二百八十两去你们手工坊买个灯回来挂着?”

    他的回答在?姜月意料之中,而她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她从李掌柜那里?要了一份二月份想要买走?马灯的五个人名单。

    她将那五个人都比对了一遍,最终,从中选择了买到了灯的封璟,因为她发觉与?他谈生意最有切入点。

    “我有办法帮封公子,”姜月低头,打开手中的包裹,从里?面拿出来几本?书?,递给封璟道,“为表诚意,我给封公子带了一份礼物。”

    封璟接过书?而后翻了翻,不解地问?道,“话?本?子?”

    “没错,这是?古往今来最好看的几个话?本?子,封公子试读一下便知,我可以等你一会儿,”姜月笃定的眼神中满是?信心道。

    这是?姜月上次找裴秋生的系统借来的几个话?本?子,几乎是?被她一口气看完的。她直觉里?面的故事都极其精彩,跌宕起伏又荡气回肠,真不愧是?系统万里?挑一的佳作。

    姜月实在?太过喜欢,在?征得裴秋生和系统的同意后,姜月便找书?坊帮她将每本?都抄下来两份。一份放在?床头供她随时翻阅,一份留着备用。

    如今这本?备用的便派上了用场。

    这是?她的敲门砖。

    封璟闻言,漫不经心地将其中一个话?本?子放在?桌面上,而后从第一页开始翻起。

    已经为茶楼寻过许多话?本?子的他,一开始还将信将疑,甚至不屑一顾,可他看着看着,半倚着的身子突然坐直,渐渐地他将桌面上的话?本?子捧在?了手心里?,最后捧着话?本?子站了起来。

    封璟手都有些抖,边看边惊喜地赞叹道,“好故事!真是?一个精彩至极的故事!”

    接着,他又翻开了第二本?,第三本?……

    封璟曾为了让茶楼的生意好一些,特地请了最好的说书?先生每日在?茶楼讲故事。

    但先生讲得再声情并茂又有什么用?市面上许多故事都比较俗套,大多不外乎那些才子佳人痴男怨女分分合合的故事,翻来覆去的讲,令人腻味。

    而他刚刚读的故事却不一样。

    里?面既有轰轰烈烈、至死不渝的爱情,又有相濡以沫、永不背弃的亲情,更有生死相托、荡气回肠的友情。

    每一个都足以让人感动到热泪盈眶。

    而在?这样精彩的故事当中,又有着一些悲剧的英雄人物,令人痛到骨子里?。

    比如那些至死都无法说出口的爱意,刚刚获得希望又失去的绝望,自始至终都无人知晓的牺牲等等。可他们都是?令人敬佩的英雄。

    封璟心惊又心痛,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从他拿起话?本?子,到他从话?本?子带给他的精神世界中抽身而出,中间足足过去了一个时辰。

    期间姜月没有催过他一句。

    “抱歉,姜姑娘久等了,”封璟带着歉意道,他顿了一会儿,又轻轻揉了下微红的眼角,既没想到自己会看这么久,更没想到自己会在?姑娘面前?失态。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些故事如果?能交给他的说书?先生讲出来,茶楼里?的宾客一定会比往常多出来一倍。

    姜月毫不意外地笑道,“我既然是?要表示诚意,必然不会随随便便什么话?本?子都拿来。”

    “姜姑娘今日送了我这么一份大礼,不知道在?下有什么能帮上姑娘的?”封璟说话?的语气客气了不少。

    姜月道,“我想跟封公子做灯笼的生意。”

    “怎么做?”封璟耐心等待着她说下文。

    姜月侃侃而谈道,“所谓喝茶,讲究的是?一个雅俗共赏。这众人聚在?一起,边听说书?边喝茶,是?其中一种,主要以俗为主。”

    “而另一种,则是?优雅地品茶,以雅为主。除了优质茶叶和茶具以外,还讲究茶室的布置,品茶的场所应该是?一个安静清雅、光线适宜的独立雅间。各个茶楼都喜欢在?雅间中可以放置一些盆景花木,亦或是?挂一些书?字画作,封公子为何不在?雅间中挂上我们手工坊制作的精美灯笼?”姜月道。

    封璟挑眉,又语气友好地问?道,“姜姑娘的意思是?,我买了你一盏走?马灯还不够,还要给每个茶室都买上一盏二百八十两的灯笼?”

    他这里?共有二十间茶室,若是?按他这样说,买灯笼得花五千六百两银子,这么大一笔钱都足以买下他这座位于?集市中心的茶楼了。

    “封公子误会了,”姜月忍俊不禁道,“我哪里?会有这么大的胃口?”

    接着姜月让人将门口捧着灯笼的少年叫进来。

    “是?这种样式的灯笼,”姜月笑道,“封公子觉得怎么样?”

    第75章 清源茶楼

    只?见两盏精致的六角灯分别静静地立于少年双手之中。

    一屋子里的人都被这灯笼惊艳住了。

    两盏灯笼都精美得找不到半点瑕疵。它们的框架皆为深褐色细木制成, 散发着若有似无的清香。花灯表面覆盖着淡黄色的半透明?灯罩,古朴典雅。

    姜月介绍道:“这灯笼的框架乃使用紫檀木所制,清香幽远, 灯罩所用纸张乃是我手制的油纸, 清透明?亮。”

    少年将两盏灯轻放在桌面上,而后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折子将两盏灯中的烛火点亮。

    六角灯的六个面上, 分别绘着六幅不同的精美?画作。在烛光的照映下, 熠熠生辉。

    封璟身边的郑掌柜眼前一亮道:“这……这灯笼真好看, 也很适合我们茶楼。”

    封璟起身绕着桌子欣赏起灯来。

    只?见其中一盏灯笼的灯罩上画着六种不同的花卉,分别是梅、莲、棠、兰、菊、茶。

    作画者并不追求极致的真, 而是将每一笔都画得清浅平淡,似乎只?是简单地勾勒出?几?种花的神韵便点到而止。可最终呈现的效果不仅不显得寡淡, 反而如同女子不描而黛的远山眉一般,别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清雅幽远风味。

    烛光从这半透明?的淡黄色灯罩中透出?, 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线, 如同月光静静地从中流淌出?来,轻轻地笼罩在这些美?丽淡雅的花瓣上。

    而另一盏灯笼上的画, 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只?见灯罩上有着极具有故事感、栩栩如生的六幅小画,每一幅都是浓墨重彩、力透纸背、尽情挥洒,每一笔都流露出?作画者对其浓烈的情感和非凡的才华。

    且每幅画的右上角都提着字,那字迹格外?俊秀飘逸。

    封璟觉得,这盏灯无论放在哪里, 无论是放在白天或是黑夜, 只?要摆在那里,就会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 成为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并且,封璟一见到这盏灯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待看清小画上所提的字,顿时眼前一亮,惊讶道:“这盏灯上画的莫不是刚才那几?本话本上的故事?”

    姜月笑道,“正是。”

    封璟顿时很是心动,“请问姜姑娘,这两盏灯笼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姜月轻笑道:“均是五十两一盏,不知?封公子意下如何?”

    “成交,”封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订几?盏画着花的灯和几?盏画着故事的灯我还要想想。”

    姜月带来的少年顿时喜上眉梢,看来这个月五两银子的月银有戏了。

    封璟边上的郑掌柜意外?地抬了一下头,虽然这灯笼做得的确不错,但五十两一盏也不便宜,他家主?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不还价的吗?

    于是他开?口?提醒道,“主?子,这价钱要不要……”

    姜月听出?了郑掌柜的话外?之音,连忙打断他道:“封公子真是爽快人,一点儿都没跟我还价,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封璟笑着举起茶同姜月饮了一盏,他看了一眼郑掌柜,暗示他稍安勿躁,而后语气平和同道:“姜姑娘送我的话本子哪怕我花再多的银子也未必能寻来,为表谢意,这价我也不该还。不过,我还有两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姜姑娘。”

    “封公子请问,”姜月道。

    封璟问道,“这第一个问题是,何为油纸?”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过有人在油纸上作画的。

    不过用在灯笼上,确实让灯笼的烛光通透了许多,透过烛光看灯罩上的画感觉也有所不同。

    因此他想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

    姜月轻笑了一下,道:“其实很简单,将纸过一遍桐油,得到的便是半透明?的油纸。它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防水,色泽清透,用在灯笼上则极为美?观。”

    姜月在这之前为了达到油纸的效果,还经过了许多次失败的尝试。

    因为她以前在现代都是直接买油纸的,所以她还没有自己动手做过。

    但为了能体现这次灯笼的新意,她不得不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毕竟动态的灯笼其实不太适合画在品茶的雅间,容易扰了品茶之人的清净。

    而静态的灯笼又?过于普通,她能做,别人也能做,最多不过在画艺上略胜一筹。但她自栩不是什么?大画家,所画的东西立意也没多么?高远,这样的灯笼想要在酒楼茶楼卖出?个好价钱并不容易。

    于是她便想办法给她的灯笼再增加一些亮点,这才想到了使用紫檀木和采用油纸这两个主?意。

    最开?始的时候,她好不容易画好的画会在过桐油时,变得模糊不清。

    后来,她经过反复尝试,发现将作画颜料都混过桐油,这样便能防晕染,在纸面着色更好。待画好后再整体过一遍桐油,便达到了如今这样浑然一体的效果。

    而且,油纸做灯笼最大的一个风险便是易燃,为此她还在灯罩的内层又?做了个不起眼的小灯罩,确保火星子不会随便飞到油纸上去。

    可谓是费心费力。

    姜月同封璟说了一遍制作油纸画的全过程,其中并没有刻意提到这灯笼是她本人所做。

    封璟听完顿时感叹道:“这做灯笼之人真是有心了。”

    “这第二个问题是,姜姑娘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两盏灯笼?姜姑娘不要误会,我不是要越过姜姑娘去那人手上买灯笼的意思。我只?是好奇,是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新奇的念头和手艺?”

    “还有,如果我要二十盏,他需要多久才能交货?”封璟问道。

    郑掌柜听见“二十盏”三个字时,只?觉呼吸一窒。

    一盏五十两,二十盏就是一千两。一千两啊,他们茶坊一个月的营收流水都没这么?多。

    “主?子,你?看要不要……”他想,他家主?子可不能听这姑娘一顿说就被忽悠得五迷三道的啊。

    不过郑掌柜话没能说话,又?被姜月接过话茬,她笑道,“封公子这哪是一个问题,这是一连串的。”

    封璟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我……”

    姜月似乎不以为意,接着道:“不瞒你?说,这灯笼是我自己做的,二十盏的话,我会让底下人一起做,两个月内能交货。”

    虽然她如果加紧时间的话一个月也能赶制出?来,但她还想给自己留点时间做别的。

    封璟惊讶,“竟是姜姑娘做的?那走马灯呢?”

    姜月如实道:“也是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