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在线阅读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3节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3节

    “家里没粮食,不把她卖了这日子咋过?”王永成叹气,“是个大户人家,就算闹荒灾也有口吃的,把大麦送过去是享福,有啥好哭的!大麦过去,人家给我们半吊钱,半吊钱能买一百多斤粮食,这是好事!”

    他说是这么说,脸上却满是愁苦。

    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都不会想到卖孩子。

    程弯弯一起床,就听到隔壁在为卖孩子的事起争执。

    她将昨天捡回来的毛栗子分出来一半,拿着走到了隔壁门口。

    她靠着泥巴墙,故作讥讽的说道:“里正还真是偏心你们家,二话不说就给你们凑了三斤粮,我家可是一粒米都没有!镇上有家开杂货铺的人没生儿子,说出二两银子,把我家四蛋买过去摔盆!”

    “我家四个小子,个个张口等吃的,我要是卖了四蛋,二两银子够吃到过年,我再怎么混账也是亲娘,干不出卖孩子的事,大不了一起饿死。”她将手里的毛栗子扔过去,“我是没钱把大麦买回来的,这点粮食换大麦去我们家干一天活吧!”

    她招招手,“大麦,你还愣着干啥,赶紧过来把我家衣服洗了!”

    王大麦知道赵婶子不是什么好人,可现在只要能不被卖掉,她什么都愿意做,她从地上爬起来,眼泪都顾不上擦,立马跟着程弯弯走了。

    王婶子哪舍得卖女儿,等闺女跑出去后,故意挡在院门口,生怕当家的追上去。

    王永成坐在干柴上,啪嗒啪嗒抽旱烟。

    王婶子将地上的布袋子捡起来,沉甸甸的,竟然是四五斤毛栗子。

    毛栗子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山上很多,但靠近山下的栗子树都被村里人秃噜光了,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昨天那几棵栗子树……想到昨天刚捡回来四五十斤栗子,她的心仿佛在滴血。

    “赵大嫂这个混不吝都能把日子过下去,为啥我们不能!”王婶子抓着毛栗子,咬牙切齿的道,“哪怕是吃野菜,啃树皮,就算是吃土,我也不同意卖孩子!”

    王永成叹气:“那就等地里的稻子收了再说!”

    地里有收成,自然不用卖孩子,但如果颗粒无收,接下来大半年都不会再有一粒粮食进仓,唯一的出路就是卖孩子。

    而到了那时,卖孩子的绝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

    程弯弯领着王大麦走到自家院子里,家里需要洗的衣服吴慧娘早就洗干净晾起来了。

    她拉着大麦坐下来:“你爹要是真的想卖你,不管我说啥,他都会带你去镇上。”

    大麦擦干眼泪,默默地不说话。

    程弯弯叹气,虽然王婶子是个疼孩子的,但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是通病,王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最大的闺女承受的就最多,大麦是王家最苦的一个孩子。

    “先吃点东西,然后干活。”程弯弯站起身往灶房走,看向大儿媳道,“就做面糊糊吧,放野菜一起煮。”

    因着有外人在,她没拿白面,拿的是荞麦粉,发黑的荞麦粉和野菜一起煮成糊糊,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吃的,不过他们家的糊糊会煮的粘稠一点,一人一大碗。

    吴慧娘煮早饭的时候,赵四蛋走过来。.qqxsnew.

    他揪住程弯弯的袖子,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娘,真的有人要花二两银子把我买走吗?”

    这不是程弯弯编出来的瞎话,去年大山爹死后,隔壁村确实有绝户的人来买养老送终的儿子,想出半两银子让四蛋去给他们养老送终,原身有点动心,不过那家人被赵老太太火力十足给骂走了,便没再提这事儿。

    但若是荒灾越来越严重,原身怕是要真的将四蛋给卖掉……

    程弯弯捏了捏小家伙的脸:“所以呀,你长大后可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赵四蛋用力点头:“我会一辈子孝敬娘,让娘一辈子有大米饭有肉吃!”

    程弯弯没忍住笑起来。

    灶房里很快传出香味,一大家子人在桌子边围着坐下来,王大麦也被按着坐下,面前放着一碗野菜糊糊。

    “赵婶,这不行……”

    王大麦连连摆手,赵婶子刚刚给了他们家一袋粮食,她都还啥都没做,咋能白吃一碗糊糊。

    先前他们家还有粮食的时候,她都吃不上这么稠的糊糊……

    第19章 发现大片藕塘

    屋子里弥漫着香味。

    四个小子吃的特别香,吴慧娘将一大碗野菜糊糊全部喝光了。

    王大麦错愕不已。

    她娘经常说隔壁家日子过得很惨,还说大山哥的媳妇每天都吃不饱,这是吃不饱的样子吗?

    她怎么感觉,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更惨??

    “大麦,赶紧吃东西。”程弯弯道,“等会还有活给你干。”

    一大早吃这么多东西,想来也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王大麦经历剧烈的心理斗争之后,终于还是屈服于美食,低头将一碗糊糊喝光了。

    “给!”赵四蛋塞了两个糖炒栗子给她,“以前大麦姐老偷偷塞窝窝头给我吃,现在我终于也能给你塞吃的啦!”

    王大麦其实自己也没啥吃的,家里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弟弟,但四蛋有时候太可怜了,站在两家中间的大树下,盯着她直流口水,哈喇子把衣服都打湿了,她只好掰下一点点窝窝头塞过去。

    没想到她的无心之举,竟然还被四蛋给记住了。

    早饭吃完,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程弯弯让大麦留下来帮着吴慧娘去田埂上挖野菜,挖完中午就可以回去了。

    王大麦满头问号。

    那一袋子的粮食,够她家吃两三天了,就让她挖野菜?

    四蛋不是也会挖野菜吗,专门找她干啥子?

    她怎么感觉,赵婶子就是为了帮她一把?

    程弯弯则带着四个儿子上山,昨天赚了半两银子,今天要再接再厉。

    还没上山,就在山脚下碰到了一个熟人。

    是原身的妯娌,老赵家的赵三媳妇,带着闺女春花拎着菜篮上山挖野菜。

    赵三媳妇孙氏笑着迎上来:“好多天没看到大嫂了,感觉大嫂比前阵子白些了。”

    程弯弯的嘴角抽了抽,虽然没镜子,但她能看到自己的手,手心粗糙,手背黝黑,标准的农妇肤色,等她赚够钱,一定要买点美白的护肤品……她在现代也是三十三,但周边人都说她看起来像二十出头。

    可在古代三十三的她,却成了即将有孙子的老婆婆。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太短,村里有些三十多岁的已经被称为老婆子了……庆幸她头上还有公公婆婆,所以暂时不会被人喊一声赵老婆子……

    程弯弯默默鞠了一把伤心泪,开口道:“趁日头不高,赶紧上山吧。”

    四个儿子已经飞快走前头去了,她迈步追上,孙氏也加快了脚步,随口说道:“大嫂看着胖一些了,果然吃肉就是养人。”

    一听这话,程弯弯差点炸毛。

    她老了黑了就算了,怎么还能变胖!!又黑又老又胖,这不能忍!!

    她立马停下脚步:“我真的胖了??”

    其实就算天天吃肉,一天两天哪里看得出来胖没胖,孙氏就是故意把话题引过去:“大嫂这些年补贴了程家不少银子,这回和程家闹翻,不知程家有没有把那些银子还回来?”

    程弯弯瞬间就听明白了,这是拐弯抹角打探她手上有多少银子呢。

    她回忆了一下原身和几个妯娌的相处,当初还没分家时,三房人是住在一起的,因着原身是大嫂,丈夫在军营混了个职务,再加上生了四个儿子,在赵家的地位那是首屈一指,两个妯娌不敢惹原身,原身在妯娌面前一向是趾高气昂。

    后来丈夫战死,原身为吞掉恤银,和赵家彻底闹翻,后来和妯娌也没什么来往。

    “我大侄子要念书,那些银子早花光了,哪有给我的。”程弯弯话题一转,“春花娘,老太太手上还有多少粮食,这你晓得不?”

    赵春花立马道:“昨天夜里阿奶拿了十斤荞麦粉来我们房里,藏在……”

    孙氏一把将闺女拽身后去,家里有多少粮食,咋能跟大嫂说,万一大嫂要搬回来咋办?

    大嫂给老赵家生了四个儿子,老太太心一软,肯定会同意大嫂再搬回老屋。

    “家里没多少粮食了,几个孩子饿的头晕眼花!”

    孙氏不敢再跟程弯弯搭话,生怕自己闺女这张大嘴巴子把老屋的啥情况都捅出来。

    程弯弯乐得耳根清净。

    一行人往深山里走,前几天这边还没什么人来,但今天上来,这一块地方都被挖干净了。

    还得继续往更深的林子里走。

    程弯弯还想继续找松茸,打算走的更深一点。

    赵三媳妇跟着程弯弯,她其实还想打听一下程弯弯手上到底有多少铜板,为啥能吃得起肉?

    她问了好几遍,程弯弯都不搭理她。

    而且程弯弯越走越深,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

    孙氏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经出来了,越来越热,野草野菜什么的都焉巴了,中午之前她得挖一篮子野菜回去,不然老太太又得发脾气。

    正好眼前有一大片新鲜的无人挖掘过的野菜,她连忙蹲下身忙活。.

    赵春花也跟着蹲下,抬头却看到程弯弯在前面走进了荆棘林,猫着腰不知道在找什么。

    她舔了舔嘴唇,大伯娘是不是找到了什么好东西,所以才有铜板买肉吃?

    她眼珠子一转,悄摸摸跟了上去。

    程弯弯带着四个儿子继续走,路边有蘑菇野菜什么的,就让四个小子先挖着,她一个人继续走,就算找不到松茸,能有点牛肝菌菇也不错。

    她踩着荆棘,扒开大片的阔叶,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空旷的凹谷。

    两座山中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凹谷,这谷地里,竟然满是枯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月前,这里是一片荷塘。

    在这个时代,荷花属于偏南方的物种,应该还没引进到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地区来,可能是什么飞禽走兽从南方迁徙带来了莲子,然后慢慢的,这里形成了一片大大的荷塘,目测至少有三四亩地。

    不过大河村的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窝窝里,就算看到了荷花也不认识,更不可能知道生长荷花的淤泥里竟然长满了莲藕。

    莲藕可是好东西,在许多朝代都是南方附属国献给朝廷的贡品,不知道这个时代莲藕是什么地位……

    她目光灼热的看向干涸的淤泥,脑海里浮现出清炒藕片、莲藕丸子、糖醋藕饼、酸辣藕丁……

    她狠狠地咽了一下口水,弯腰找了一根粗粗的长棍子撑着,纵身一跃跳进了干涸的荷花池。

    土地干涸,泥巴很硬很难挖,程弯弯废了不少力气,手心都快磨出水泡来了,才终于挖出来了一根手臂长的莲藕。

    她用力将藕掰成两截,七个孔的野生莲藕,内里白白净净,闻起来还有清香。

    只可惜太久没有降雨,地下的藕刚长出来一点点,没有养分就没再长大,藕有点细,不够粉,商城大概是看不上这样的藕,压根就没报价。

    程弯弯将挖出来的藕扔进背篓,起身看着面前三四亩藕田,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