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耽美小说 -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纷收拾包袱回乡探亲或者走亲戚去了,尤其那些常年飘在长安的长漂, 再也不是原来出门四五年,才能回一次的情形了, 长途客运正在遍布全国,只要花少许车费,便能回家一趟, 不用担心花费数月在路上。

    据说民间已经有商家在着手研究更快速的马车了, 尤其发明创造奖出现后,都卯着劲儿想争这个第一。

    而按惯例,宫妃们这一日得皇帝开恩,准许家人来入宫探望。

    于是一大早,事先递上名单的宫妃家人们便依次进宫来了。

    皇后梁才人倒还好, 她们有原身的记忆,并不难应付,麻烦的是宋杰,他非但没有宋婕妤的记忆,内里还是一颗男儿心,行为举止跟原来的宋婕妤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算用失忆做借口也难免引人心疑。

    也幸亏除皇后外的宫妃入宫是不准许带贴身婢女的,否则宋杰早被贴身宫女怀疑了,便是如此,以他刚开始作死的行为,仍是叫分配给他的宫人疑惑,后来还是皇后出手给他换了一批宫人用。

    但宋家人专门从太原赶来,也不能不见。

    于是无奈之下,只好太后亲自上阵,以想听听外界趣事为由,来了个集体见面会。

    外戚的事交给太后和皇后解决,元清帝这边则负责招待宗亲,毕竟是中秋佳节,就算晚上各家单过,白日也是要聚一聚的。

    至少盘点一下哪个长辈又没了,或者哪个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又出事了等等。

    话说着虽不好听,却是事实。

    宗族人太多,尤其好些都是传了几代的,跟元清帝的关系已经很远了,这些人每年除了中秋春节,平日几乎入不了宫,也见不到元清帝,虽有折子上奏,但元清帝每日那么忙,基本看过批示按例来办,就撂倒一边了。

    譬如今年就有三位长辈走了,又有六个病重来不了,还有一个堂哥堕马身亡,一个堂弟酒醉溺亡,两个堂姐病逝,数个侄孙曾孙降生等等,说起来半天才能完,那些夭折未序齿的婴孩甚至不会被提起。

    因为元清帝向来寡言肃面,所以通常节宴除了中央的舞乐,一片安静,大家连吃东西的声响都不会太大,就算要说话,也会先看他一眼,觑着他的脸色斟酌开口。

    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元清帝年幼的时候,宗亲中也有野心勃勃不怀好意的明里暗里搞过事,甚至连内阁都有被买通的,后来被太后和周首辅联手镇压了。

    元清帝第一次亲眼看人用刑,就是对的自家宗亲,彼时他才八岁,在太傅的坚持下看完了整场,从那以后,他就知道,这世上便是所谓血浓于水的亲人,也不能完全相信。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苦练喜怒不形于色的技能,生生把自己练成了一个面瘫,也终于做到叫人人对他心存惧意。

    不过如今他地位稳健,与他同辈的因为当年的事基本全被养废,对宗亲的态度便也相对和缓了一些。

    而今年的中秋宴与往年不太一样,说是中秋宴,倒不如说是家长会。

    是的,家长会。

    元清帝坐在上首,下首最近便是肃王,其余宗亲分列两侧,原本该是拼命微笑的众人此时神态各异。

    原因无他,元清帝吩咐小太监发下去了一沓卷子。

    这是第二个月月考的结果,原本是要放在月初的,元清帝想着十五宗亲要入宫,便叫邵岩往后推了几日,赶在中秋宴上,与宗亲们好好说道说道。

    “朕为何重开宫学,想必诸位心中也清楚。”元清帝脸上是一贯的面无表情,他坐的位置高出众人许多,清冷的目光居高临下扫过去,拿到卷子的宗亲纷纷低下了头,尤其那些拿到手成绩不好的几人,此刻心里恨不得将儿子抓起来狠抽一顿。

    元清帝并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毕竟这些学生们学的他们也不懂,便是想私下教导也教导不了,只是不喜他们得过且过的态度,这时便不禁有些后悔,后悔当初逼得太过了些,将他们的锐气和上进心都磨光了,但又不得不那么做,果然自古世事无两全。

    “朕今日便与你们说清楚,先头清明过后,朕得了天授,具体是何朕不便透露,但这几月发生的事想必你们也看到了,水泥火器报纸,还有,朕得到了与稻麦比肩的几样新作物,样样高产,近来已经有所收获,待会便呈上来叫你们一见。”

    玉米土豆红薯大半已经长成可以食用了,中秋过完后的第三期时报就会宣布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他们倒也无妨。

    座下众人果然一片震惊,聪明的心中早有了猜疑,毕竟孩子带回来的知识太新奇。

    元清帝不管他们如何想,继续说:“世界地图想必你们也已经看到了,可有什么想法?”

    他从未让学生们瞒过家人,再者关于地球陆地的大体分布情形,第二期报纸已经科普过了,如今民间人尽皆知,哪怕中秋来临,依旧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底下一众面面相觑,显然拿捏不准皇帝是什么态度,不敢贸然开口。

    元清帝心里就叹了口气,果然压得太狠了,胆子都压没了。

    “臣……”忽然有人出声,带着些迟疑,元清帝瞧去,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位子,大约是康王伯的子孙。

    少年对上他的目光缩了一下,见他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才不顾旁边家人的目视,大着胆子道:“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莫说海外无主之地,夷狄诸蛮皆该归顺我大魏才是!”顿了下,深深一揖,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架势,“侄儿愿效仿前周恒山王,为陛下开辟疆土,万死不辞!”

    原来是侄子,元清帝打量少年,胆大,机敏,聪慧,又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不错,而且心机也有,前周恒山王一生戎马,吐蕃云贵皆由他平定,极得周中宗看重,最重要善始善终,以恒山王来比喻自己,可见喻意所在。

    这点小心机倒也不算什么,再者虽瞧着胆大,心声却是乱成一团,可见心里还是慌乱的,不过若他真的冷静,他反倒要再三考虑了。

    众宗亲却被他的胆大吓住,康王忙站出来:“陛下莫要听这孽障乱语,黄口小儿懂得什么,臣——”

    元清帝一个眼神止住了他的话头,直接挥挥手示意他退下,看向少年:“你叫什么?”

    少年身体一震,连忙直起身回道:“侄儿魏恒,父乃已故建安郡王。”

    元清帝顿时了然,原来是康王伯嫡子的遗腹子,也明白魏恒为何要孤注一掷了,康王伯于女色上一向荒唐,与王妃成亲数年才有了嫡子,建安郡王的名号还是父皇在康王妃相求下亲自所封的,然而父皇离去不过几年,建安郡王便病逝了,他那时年幼,又遇上宗室混乱,根本顾不上这件事。

    他记忆里隐约对建安郡王还